云南有一位著名的“溜索医生”——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怒族乡村医生邓前堆。曾经,他经常背着药箱过溜索来往于江两岸——悬空30米,跨越120多米的距离,不足20秒就能抵达。肩背药箱,紧紧抓住索绳,使劲、蹬腿,紧扣在粗粗铁索上的滑轮瞬时向彼岸溜去。身下三十多米,是奔腾不息的怒江。坚守二十八栽,修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1983年,年仅19岁的邓前堆经乡卫生院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取得从医资格后,回到拉马底村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从当上了乡村医生那一天起,邓前堆下定决心,忍受着夏季蚊虫叮咬,冬日里寒风凛冽,翻越崇山峻岭,走村串寨,打针抓药,把脉诊疗,奔波在云封雾锁的高山峡谷间。
怒江湍流咆哮,江风刺骨。江对面的村民小组在云雾间隐隐约约。一条晃晃悠悠的溜索横跨在峡谷的江面上,这条100多米长的溜索,就是来往村庄两岸的桥梁。
索道距离江面有30米,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仅靠溜梆和一根绳子通过100多米长的溜索,其艰险毋庸置疑,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爬起来。就在这条危险的索道上,邓前堆溜了整整28年。有一次,邓前堆由于溜滑速度太快,滑轮刹不住,一下子撞到对岸拴铁索的柱子上,他左腿被撞伤,药箱里的玻璃注射剂也被撞碎得仅剩一只。慢慢地,邓前堆可以熟练过溜索了。
在努力钻研中,他的医术也一天天提高。不仅本村的,外村的乡亲也来找他看病。在邓前堆的心中,“人命比天高,救人是第一”就是他的职责,只要有村民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他都二话不说,立即出诊。为了让缺钱的乡亲们看病方便,邓前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到山地里劳动,还是赶集、作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脚、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民们说,邓前堆就像亲人一样,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陡峭的山路上,他出诊5000多次,从来不收出诊费。
邓前堆的家在距村卫生室不到1公里的公路边,是一个依大岩石建的三间小平房。屋里除了几件简单破旧的家具外,就是儿子打工带回的一台小电视机了。靠边的一间厨房,光线昏暗,有一半的空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内设一个简陋的灶台,用来煮猪食,还有一个简单的火塘,用来做饭。
面对一次次走出农村的机会,他倔强地选择了与大山为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走很容易,可是这里的村民怎么办?父老乡亲有个头痛脑热了找谁去?”金钱有价,而与百姓的情义无价。几十年如一日,邓前堆总在奔忙,却很少想到报酬的微薄。
邓前堆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样江西三个小组的乡亲们得了什么大病,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了。另一个心愿就是,自己能尽快掌握骨折复位的操作技术。倘若自己全面掌握了骨折复位的技术,就不用动员跌伤骨折的乡亲下山进城了。好消息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现溜索改桥。对此,邓前堆说:“太好了。溜索改桥,不仅是为了方便,更关乎人命啊!”
自治州2011年开始逐渐索改桥,在原来有溜索的地方建了20多座桥。村里还剩一对溜索可以溜。去年1月,邓前堆在怒江州人代会上反映了这个问题,交通部门上报桥的建设规划,这对溜索应该也会很快消失的。
索改桥之后,工作也方便多了。打预防针、接急诊的时候可以直接到农户家里。2012年7月,电影制片厂捐给邓前堆一辆面包车,他考了驾照。以前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到大医院看,村民就要抬架子绕到有桥的地方。现在对于稍微重一些的病人,邓前堆就直接开车把他们送到镇医院,一年也有四五次送病人到县医院。有的村民还会给邓前堆油钱,但村民生活都很困难,邓前堆不收。
善良的心是峡谷里的阳光,给乡亲带来温暖。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