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无所“医”成为社会的悲哀
2016-02-04
271

人在这个世界上虽然生死有命,但在有限的生命中体验出品质和尊严,才算生命的绚烂。婴儿和老人是生命最脆弱的两端。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当我们老了,疾病缠身,最大的需求莫过于获得良好的医疗照护和临终关怀。而我国严重滞后的老年医学发展如何“迈过”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这道“坎儿”,令人担忧。

善始善终,关乎每一个人的尊严。老人生病,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在家人的陪伴下,让他有尊严地离去,还是让他在医院全身插满导管,被医生奋力抢救?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科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预测显示,为来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1倍,达到20%。获得有质量的临终关怀,几乎是所有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然而,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设老年科,即便有老年科的医院也是一床难求,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更是稀缺。由于临终关怀缺位,很多老人无法选择有尊严的死亡,只能在临终前被送往医院急诊抢救,浑身插满管子,在没有亲人陪伴的陌生环境中离开人世。善终——这个普通的愿望竟然也成了奢望。老无所“医”,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由于老年医学发展严重滞后,综合医院的老年科边缘化状况明显,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有病乱投医”的情况,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显示,在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死亡质量指数”的调查排名中,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在第七十一名。所谓死亡质量指数,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给即将去世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的质量,即患者离世前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治病”层面,没有上升到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的层面。而在发达国家,医院对老年病人的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疾病治疗、功能康复和社会照料。医院除了治病,还要帮助病人恢复吃饭、走路等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安排社工给予生活照料。对于疾病终末期的病人,医院主要提供镇痛、麻醉、护理等服务,其目的是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帮助病人有尊严地离世,而不是拖延毫无质量的生命。如果病人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医生会根据专业知识和伦理原则,为病人作出符合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在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服务从医院一直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老人都是在家中从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而不是在医院病房或者抢救室里惊恐而痛苦地离去。

既然百姓有所呼,为何医院无所应?原因就在于,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是自负盈亏,政府拨款占总支出的比例不足10%。一般来说,老年病人治疗趋于保守,不会使用高值耗材,用药追求简化,基本上属于只占床位、没有收益。对于不赚钱的老年科室,在医院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被“边缘化”了。而民营养老机构也是经营不易。据《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位于12个城市的257家养老机构中,48.1%的被访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为基本收支平衡,32.5%的被访养老机构亏损,有盈余的被访养老机构仅占19.4%。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田香兰指出:“日本机构护理设施数量也有限,但带有政府补贴性质的养老院针对那些低收入人群,私立养老院面向中上层人员。而且,严格遵守护理保险制度中规定的要护理认定程序,因此可以保证让最需要护理的人进入护理设施得到相应服务。”

我国老无所“医”的窘境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的深层次矛盾。眼下,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质量不到位,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医疗资源过剩与短缺并存。

从总量上看,我国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并不少,但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一边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一边是患病的老人无处可去。这说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

当老无所“医”成为民生之苦、民生之痛时,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兜住底线,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医疗服务能力。例如,让更多的一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病或临终关怀医院,既可解决小医院床位闲置的问题,又可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病区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为居家养老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建立“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合理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在土地、税收、医保等政策上给予扶持,释放医养结合的政策红利,增强老年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生与死是人生的起点与终点。善始善终,关乎每一个人的尊严。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即便一个家庭无法做到让老人善终,但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医疗制度,老人也不会晚景凄凉。愿每一个人都能老有所“医”,体面地走到人生终点!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