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大医院是科研创新的“龙头”,养活着一大批优秀的医务人员,更重要的是,负担着全国上上下下百姓的医疗服务。但是,近年来,大医院的功劳似乎被熟视无睹,各方对于禁止大医院扩张、限制大医院门诊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医院不走扩张这条路还能走什么路?
近年来,可以说大医院疯狂扩张已经成为常态。尽管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大医院的扩张,但是大医院扩张的脚步依然刹不住。难道是高瞻远瞩者提醒错了,还是大医院的管理者对这些政策充耳不闻?
一位医院院长表达了他对此问题的看法。
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很多政策,一直说要控制大医院规模,比如新增床位不能超过1500张,超过1500张要备案等。但是医院该建分院建分院,扩张进度没有受到影响。
缺少监督和问责,必然使得相关政策执行不力,但是地方也要有政绩呀,老百姓也要看病,也要生活呀,医院扩张既解决了老百姓的看病问题,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地方也只能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制止。最关键是,院长干几年就结束,扩张好坏跟他没关系,院长自己没受什么影响。让医院损失一个亿,只要没查出放自己包里就没问题。
有人问,难道不扩张没有更好的路走吗?为什么非要顶着压力扩张呢?答案是:没路!至少这个路比扩张难。
扩张就是多建病房,多招人,提供低端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复制,驾轻就熟。如果不扩张,甚至像国际公认的理论那样压缩到一千张,这个院长就干不了一年。一来他没那个能力和魄力,二来也没有发展的机会。
大医院盲目扩张的结果是变得“虚胖”,但是不扩张更是难做强。首先,当其不扩张时,容纳能力变弱,影响力变小。其次,中国人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周边的医院都在扩张,而如果你不扩张,大家会认为你这个医院有实力吗?老百姓愿意到你这来看病吗?
更重要的是大众对基层不信任,卫计委光喊着强基层。事实上,基层的人才,和市级,尤其是省级不是一个重量级,差别太大。我们的医学高端水平和国外的高端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基层则相差不是一个量子级,大医院都是博士毕业,还经过规培,而乡村医生好些还是赤脚医生,县卫校毕业的比较普遍,乡镇卫生院大专学历的都留不住,机器都没人会用。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就医难,但是如果把大医院限制住了,可能就不是就医难的问题了,而是没地方就医的问题。谁也不想当小白鼠。
患者不愿在基层看病,基层医生没有好收入,好的医生不愿意留在基层;好医生不愿意留在基层,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需要改革医疗薪酬体系和医生评价和晋升体系,让医生自由流动。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docvoice@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