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普通号走俏
2013-12-20
329

“本想挂普通号,却被告知只有专家号!没想到普通号竟比专家号还难挂!”日前,大医院的专家门诊日益增多,而普通门诊却逐渐稀缺起来,“倒金字塔”结构逐渐显现。

对此,院方表示,部分科室因为普通号需求甚少,浪费医疗资源,因此,专家与普通号的门诊排班上有所调整。多家大医院提倡:患者应遵循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然而,社区的医疗服务还有待提升。

普通号少人问津 医疗资源被浪费

一直以来,门诊挂号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专家号非常抢手,普通号则有闲置现象。比如,同一科室同一时间有普通号和专家号之分,可是一早上普通号只有两三位患者挂,而专家号则有几十人在挂,这样一来,就导致普通号闲置,这就意味着在普通号看诊的这位医生一早上的时间都被浪费。

“我们医院的兰外病人占70%,而这些病人远从地县来到这里看病,都是对专家有需求的。根据患者的需要,门诊排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我们医院70%~80%的门诊都是专家门诊。而对于一些不需要看专家号的患者我们提倡的是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刘勤说。

兰大二院门诊部主任高华说:“我们也是根据患者需求安排了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有些科室患者需求专家多,我们安排专家上门诊的次数就相对多,有些科室专家需求量小,我们就安排普通号多一些。但是每个科室的专家号和普通号都是排开的,次数不同,时间不同,所以可能导致有些患者挂普通号时刚好只有专家上门诊,所以就会出现挂不上普通号的现象。”

为看专家患者起大早排队

专家号“很热”,为了看专家门诊,不少患者天不亮就到医院排队挂号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前来排队挂号的大多都是患者家属,一般都是凌晨四五点便起床,等赶到医院也就六七点了,如果八点以后来一些专家号就挂不上了。

六至八成患者不需看专家

多家医院的专家表示,大部分患者是抱着“花钱买放心”的心理来看专家门诊的。据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介绍,前天挂他的号的人达40多人,他一直看到了下午2点多才结束,他们当中60%以上的患者完全不必挂他的专家号,在普通门诊便可获得解决。

专家介绍,60%~80%的患者其实都不需要挂专家号,只有20%左右属于疑难病症,确需专家问诊。他们认为,其实很多病人患的是“专家迷信症”,大部分病人可以在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就医即可。

患者勿盲目追求“名医专家”

目前,患者有着盲目追求“有病必求名医专家”的观念,甚至不管专家所擅长的是不是本病的对应专科,都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专家们高负荷劳动,严重影响看病质量。

社区虽方便,服务有待提升

然而,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或是医院“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提倡,很多患者还是觉得不放心。

在一家国企上班的金女士则表示,有的病搞不定,不方便。有一次小孩发烧,到社区门诊看,输了两天液体,不见好,还是转到甘肃省儿童医院去了,两下一折腾,钱多花了,小孩还多受罪,还不如直接去医院。

“不能刷卡,不方便。在医院里看病可以刷卡,我们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不能。医保卡上门诊基金说不多一年也有几百块,如果能刷卡,我倒是愿意去社区门诊。”钱女士则是因为社区医院不能刷卡不方便而不愿意选择社区医院。

“社区医生靠得住吗?听人家说,许多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生是医疗机构的闲置富余人员,担心医术水平靠不住。看病这个东西多花两个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得好。”市民刘先生对社区医院这样认为。

因此,想要实现“小病进社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社区服务的改进。

业内人士则表示,要想实现小病进社区这个就医原则,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要有较高的诊疗水平。技术不过关,只会耽误诊治。国外的社区医生都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而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甚至连一些常见的药品都没有配备齐全,高水平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这是“小病进社区”的一个瓶颈。可见,若要让老百姓信任社区医院,提高其诊疗水平是关键。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