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去编还需一系列改革联动
2016-07-28
422

过去,固化的工资、福利设计,扭曲了“按技取酬”“按劳取酬”的分配规则,不利于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现如今,医院“去编化”几乎已成定局,将极大改善“能者不能上、庸者下不来”的人才窘境,激活内部竞争。但必须注意的是,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配套改革应同步推进。

山东兖州一位县医院院长认为,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编制就是笼子。“有人怕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借此来限制鸟儿的飞翔。鸟儿也好奇于笼子的华丽、羡慕于笼内丰美的食物而自醉于笼内的安逸,忘记了笼外还有蓝天、自己还有翅膀。鸟儿的世界原本在天空,而不在笼内,但笼子一旦存在,鸟儿可能会懒得再去飞翔!制度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长期以来,财政补助与编制挂钩,编制不增加,财政投入不增加;临聘人员不入编,医务人员待遇无法保障。实质上,去编制化主要是去除编制对政府财政投入、医务人员待遇提升的枷锁,从而激发医务人员的专业自主性,充分彰显个人品牌效力。

目前,公立医院医生抱怨最多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无法体现其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职业特点。而当医生“去编”变为“社会人”后,招聘医生不是以编制来招,而是以其社会价值来招聘。一旦医生实现自由流动,其薪酬便可以由市场来决定,稀缺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而且,医务人员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有自己的技术,相比“编制”,技术才是“铁饭碗”。放开编制捆绑,对有能力的医生来说是更大的福利。此外,对聘任制医务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医院同聘用人员建立起契约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能够促使医疗服务进一步优化,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

但必须注意的是,医院“去编化”不是单纯的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更深层次是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责任的重新划分,以及管理方式的转变,要谨防政府“抽手”过快,导致医院管理失控、居民医疗服务难获保障的局面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同样承担着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保障医院建设、引导医院提供规范医疗服务的责任。

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配套改革应同步推进。编制改革应与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医疗监督等等改革系统联动,统筹推进,方能见效。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