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说得再好 医患为何还是向往大医院?
2016-08-01
334

最近几年,无论是政策还是财政,医疗改革均向基层医疗倾斜,意在将患者留在基层,将好医生留在基层,从而改善“倒三角”的就医现状。然而,基层就诊的政策上说得再好听,患者也宁可去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基层政策再吸引医学毕业生,医学生还是挤破头都想进城市大医院。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选择“用脚投票”。

在我国,医疗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且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资源显得更是不足,多年来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就在这种状况下,三级医院的数量与规模仍然在继续扩张。大医院医生忙得连吃饭喝水的时间也没有,反之基层医生闲的发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呢?

在我国,实行“国营医院+国有医生”模式,即“官医”制度,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由不同级别的卫生部门评定,并享有不同的资源和政策支持。而卫生部门的严格归属又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整合。这种缺陷突出表现在医疗人员上。

医疗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资源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行政化的就业机制阻碍了其自由流动。在当前体制下,医生的科研、晋升指标和机会都与医院等级相关联,再加上医疗机构与医生之间严格的一对一雇佣关系,导致医疗人才向高端集中的同时,基层医院医生无法获得到三甲医院获得业务提升的机会,进一步固化了城乡间医生水平的差距。

而且,城乡间医生水平的差距不但表现在医生的质量上,还表现在数量上。与一般印象不同,这种基层医生数量上的短缺并不是源于医疗人才的缺少。恰恰相反,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医学专业毕业生与新增医生数量比高达7:1。这就意味着,每年培养的7个医学院毕业生,只有1个能够真正成为医生。而就是这1个医生,往往留在了大医院,剩下的医生大多由于进不了大医院也不愿去基层而转行,医疗人力资源严重浪费。与此同时,很多基层,特别是乡镇医疗机构,都只能依赖没有行医资格和专业培训的赤脚医生。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医疗资源越来越失衡,而这种极端不平等的后果就是患者向三级医院蜂拥,大医院医生越来越累。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如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等改革举措,但在没有真正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前提下,都未见显著成效。要想把基层医院的初诊和分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移,除了医疗设备,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基层如何留住人才,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比如,对于到社区和乡镇等基层单位工作的全科医生,无论薪酬、职业发展、社会地位,还是其他配套支持系统,都应该有明确的设计,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医务人员去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编制管理”限制了医生自由流动,也阻碍了分级诊疗。廖新波曾说,“医生多点执业”难以推下去,就是因为编制的枷锁,把医生紧紧锁在单位里面,单位又把编制医生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放出去,优质资源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来调节、支配。如果不废除医生的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优秀医生下沉到社区就始终是一句空话。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