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由上海六名成员组成的全国首个家庭医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广东省深圳举行首场巡回报告,这也是上海卫生计生系统推出的“两学一做”和深化医改的先进典型。此次报告会吸引了深圳各界人士500余人前来参加。
7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今年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近年来,不少省市都在探索家庭医生服务,但据调查,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热情并不高,有人宁愿找百度也不找家庭医生。
但家庭医生“上海经验”还是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自2011年上海开展家庭医生制度改革起,全市共有4000余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1027万人。目前,在65家试点社区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革“1+1+1”签约服务,签约居民34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承担3997万人次门急诊诊疗量,占全市所有医疗机构诊疗量的39%,超过三级医院,群众就医下沉趋势进一步显现,群众医改获得感得到增强。
据悉,本次报告团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带队,国家卫计委有关领导、广东省卫计委领导、深圳市领导会见了报告团成员。报告会上,上海闵行区卫计委主任黄陶承,2015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医生”获得者、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严正,2014年度“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朱兰,2016年度全国“十佳全科医生”、“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陈华,“万米高空连救两人的仁心医者”、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高志欣,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获得者、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顾昊的签约居民贺丽华分别作报告,介绍了上海深化社区卫生改革、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为市民提供便捷、有效、安全、价廉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做法与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上海经验”在专家看来颇有示范意义。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曾说,社区卫生实行长处方、延伸处方,使诊疗行为下沉,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室的服务模式,实现了科学绩效管理。
专家也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绝非医疗机构一家之事,想要改革成果持久、真正让居民受益,还需多部门配合。例如,社区卫生服务如按人头支付费用,医保部门在支付制度上应给予支持;三级医院应给社区业务辅导、转诊绿色通道等资源支撑;医药部门在药物配送上给予充分保障;人事部门对家庭医生的薪酬改革、财政部门对绩效工资的制定等也需要配套。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