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贫穷或是富有,医改是每个国家始终绕不开的话题。近日,Elsevier集团医疗事业部首席医务官Peter Edelstein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要使医改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还应吸取美国等国家推动医改的教训,让医生、患者、公司等利益相关者都能共同参与医改,避免行政官员独自闭门决策。
医改必须兼顾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在医改的过程中,医生的角色显得古怪。对这件利益攸关的大事,他们没有像经济学家、政府部门甚至普通民众那样,各自寻求表达的渠道与机会,反而沉默异常。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认为,政府的确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主体,但医生是主力。没有主力的支持,医改难以为继。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专题》的编撰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校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方鹏骞教授认为,医改推进过程中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医务人员的职业环境、医患关系等都亟待改善;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虽然也有奖金分配和绩效改革,但是激励机制还不够,整体薪酬还比较低。”
医改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衡量医改是否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百姓是否减轻了负担、获得了实惠。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峰曾提出,为减轻群众负担,必须破除以药补医,彻底杜绝过度医疗,让医疗回归服务的本质。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曾说,这几年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但药价上升速度更快,即使报销额度提升,患者自费的部分也没有明显减少,大部分人仍觉得没有从政府投入中得到实惠。
医改不能让药改成殇
医改投入众多资金却未能根本上解决民众看病贵,如今以史无前例的降价闪电冲击波硬性摊派给医药企业和行业,却丝毫未考虑企业如何生存和经营。药改这味猛药下对了没有,能否解决医疗机构多年沉珂,还是任其逍遥,换个马甲变本加厉?
政策设计需更系统完善,避免隔行业指挥如同隔山打牛,非专业化下处方带来更多问题。如果只抓药占比,不从根源上解决医疗和用药规范与流程审核、患者满意度和医生职业规范性问题,大处方依旧,大检验来袭;降低部分检验费,却导致过度检验盛行。考核检验阳性率,却导致虚假检验单越来越多,复检率更高。只关注降低药价,质量堪忧的同时,更导致过度用药、过度医疗,一如基药和农合中突击发药的严重浪费问题。这些比正常医药销售更加消耗和占用医保资源,增大民众负担,催生腐败。
医改不能让药改成殇,必须吸取医药人的共同有效参与,才会为民众真正带来福音。
一定意义上说,医改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在涉及医改的相关群体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形成更趋完善的社会结构。官员、学者、医院管理层、医生、患者乃至医药公司,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