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医学的理解和对医生的尊重与信任,在当今社会很稀缺。日前,发生在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胸外科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使得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充满了感激。患者家属表示:“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病人的福分啊!作为家属,我们发自内心地谢谢他们,并为他们点个赞。”
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今年71岁,因为患有食管癌,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吴中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化疗。平时,儿女们都是轮流守护。12月4日凌晨一点多,他突然接到在医院陪护的家人电话,称老人病情危急,心跳都停止了,医生正在抢救。挂完电话,他连忙赶往医院。当他来到病房时,医务人员正对老人进行抢救。“我到医院时,老人的心跳已经有点恢复了,医务人员正在进行后续救治。”王先生说,过了没多久,胸外科的李主任风尘仆仆来到了病房,对老人的病情进行了细心检查,一起加入到了抢救中。直到凌晨4时,老人的生命体征稳定被送往ICU病房后,整个抢救团队才得以休息。这时,他才了解到,父亲在凌晨一点多出现了心脏停搏,如果不是医务人员抢救非常及时和专业,那么这样的病人基本是凶多吉少。尤其是当他得知李主任是从70多公里外的家中驾车赶回医院时,他是更加感动了。“无亲无故,为了病人,凌晨跑这么远的路回医院,这样的好医生,我们真是发自内心感谢啊!”王先生说,现在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不鲜,但通过这次亲身遭遇,他感觉到,还是敬业的医生多。
“病人心脏停搏的情况还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停跳超过5分钟,便会引起脑死亡。”驱车70公里赶回医院参与抢救的该院胸外科主任李钟告诉记者,由于是周末,他便回到了上海家中跟家人团聚。不料4日凌晨1点半时,他放在床头的手机突然响起,凭着职业习惯,半夜手机响了肯定有急事。电话接通后,果然是值班医生关于危重病人的病情报告。虽然自己在电话中对下一步施救进行了指导,但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连忙穿衣,下楼,开车,上高速,几乎是一气呵成,等他到医院时,70多公里的路程才用了40多分钟。李钟说,当他赶到医院后,发现医务人员的抢救过程非常有效,老人的情况也在一步步好转,各个科室的衔接也谈得上完美。作为科室负责人,他也为年轻医生的临危不乱和高效施救而感到欣慰。“不辜负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抢救能够取得成功。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也很有成就感,我们也感谢病人家属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李钟说。
当前,信任缺失成为我国医患关系中的一大问题。很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信任。手术成功了,啥也不说,友谊的小船风平浪静;手术失败了,咋都不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医学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医改,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轨道,让医生回归纯粹的看病角色,用合理的医疗制度支撑起医者的良知,从而挽救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商业气息时,当每一张处方都干干净净时,医患信任必将重新归来。
小编以为,医患之间始于信任,终于和谐,偶尔有纠纷、有矛盾,但不会有仇恨、有伤害,这才是医患关系的理想状态。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