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白求恩!德国医生在中国扶贫15年
2017-01-22
315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白求恩早已离我们而去,然而目前有一位堪称现代版白求恩的德国医生沙夫施维尔特(Eckehard Scharfschwerdt),怀着毫无利己的动机,放弃高薪,将自己15年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云南的偏远山区。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云南 一呆就是15年

中国西南的云南,对许多德国人还很非常陌生,但德国医生沙夫施维尔特却在那里生活工作了15年。他在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帮助扩建医院,倡导多个扶贫项目,还培训医生以便能救治更多的人。

来自中国之前,沙夫施维尔特前往新加坡学了1年的中文,到云南后又继续学习中文。不过,当地村民说彝族话,不太懂汉语,图片成为交流的好帮手。新加坡的中文老师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夏爱克,是爱会克服一切困难之意。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沙夫施维尔特在德国行医多年,他是全科大夫,也是麻醉医师和急救医师。1991年到1992年期间,沙夫施维尔特医生曾到厄瓜多尔参加医疗援助项目。那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中国呢?

沙夫施维尔特介绍说:“我有四个兄弟姐妹。从小父母就爱带我们在欧洲旅游,因此国外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的妻子也是学医的,当时我们想,我们在德国接受了这么好的教育,但德国医生很多,为何我们不去找一个更能学以致用的地方呢?我们到印尼和尼泊尔参加过医疗援助项目,后来通过香港非政府组织国际专业服务机构(MSI)的援助项目来到云南,该组织向云南、四川这些中国内地派驻医生。”

培养医生 以惠及更多患者  

沙夫施维尔特来到了云南建水医院。除了培训医生和护士,他还帮助建水医院建起了麻醉科。“作为医生,也许我能看100个病人,但如果培养其他医生,每人看100个病人,那么就能为1万个病人服务。”

不过,沙夫施维尔特医生并不希望只呆在医院里,等着病人来就诊,他还想和许多“赤脚医生”一样,到偏远的地方,为那些出行不易的彝族、傣族老百姓看病。一开始,建水县政府还有些迟疑,不过,沙夫施维尔特很快打消了他们的担心。“一开始,作为外国人,我们哪儿都不让去。县政府担心我们的安全。不过,慢慢就好了。我去过很多村庄,有的村庄,下了长途车后还得步行3小时。除了看病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还开展了一些扶贫项目,比如养山羊。村里先买几只公羊,并借给贫困村民每家5头母羊,三年后村民归还母羊,其间出生的小羊村民可以留下来。”

沙夫施维尔特医生不仅为村民们治病,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他教村民们怎么为山羊储备过冬的腌菜,帮他们建沼气池、蓄水池。“和村民们在一起我感觉特别好。到了农村,和大自然是那么亲近。越贫穷的人越热情。每个月去村里的那几天都是最美好的时光。”沙夫施维尔特回忆道。

正在中国15年期间,沙夫施维尔特的儿子从小毛头长成了大人,现在已经回德国上大学。

珍稀物种!不以追求金钱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沙夫施维尔特在云南工作期间的薪水不高,到那里4年后,全家才第一次攒下足够的旅费,回德国探望亲朋好友。2016年6月回到德国后,沙夫施维尔特在南德一个小镇里开了自己的诊所。“您是回德国定居了吗?”一名听众好奇地问道。“是的,很遗憾,不过,我的心还留在中国。”沙夫施维尔特说,“也许我还会去中国工作。现在在诊所里,每天就是开开处方、写写病假条。我觉得还在中国的日子更有意义,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毛主席称赞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沙夫施维尔特何尝不是这样的人。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