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6家大型医院,发现医生在药品上所收取的回扣是价格的30%~40%。医药代表称,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一般会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此事的余波现如今是否已经平息?公众对于药品价格是否满意?请看调查。
日前,某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某问卷网站,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3%的受访者认为,同一种药品在医院购买更贵。在受访者看来,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层层加价(63.1%)、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尚未理顺(62.0%)和“以药补医”(51.9%)是导致医院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71.6%的受访者认为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此次受访者中,来自北上广深的占32.6%,来自其他一线城市的占18.8%,来自二线城市的占29.8%,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占18.0%。
“我倾向于拿着单子到外面药店买药,一样的药能便宜不少钱。”来自河北邢台的张先生患有高血压和痛风,身体不舒服时会去当地的公立医院就医。在他看来,医院里的药总是比外面的私营药店贵一些。和张先生的看法类似,57.3%受访者认为购买同一种药品,医院比药店更贵。
家住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蒋女士也有类似的感受。“在我们老家,医生开药都写代码,我们根本看不到名字。拿着单子问药局是什么药,人家说不知道,只告诉多少钱,这让我们花钱感觉不到透明,心里自然会不太舒服”。
本次调查中,66.0%的受访者通常去大医院就医,54.0%的受访者选择基层医院,18.4%的受访者习惯去民营医院,另有6.9%的受访者喜欢到中外合资医院就医。
调查显示,若购买同一种药品,认为医院更贵的受访者占57.3%,认为药店更贵的占14.4%,18.0%的受访者认为两种方式购买的价格差不多,9.3%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大多数时候钱多钱少都认了,而且医生经常会开外面买不到的药。”河南开封的刘先生虽然也觉得医院的药贵了些,但很少看完病去外面的药店买药。“我懒得来回跑。但如果经济条件不那么好,多花的钱还是会造成负担的”。
调查中,56.1%的受访者通常在医生开药后去医院内的药局或药品科购买;22.4%的受访者更愿意向医生咨询药品名称,去外面的药店购买;21.5%的受访者表示会视病情或药品情况而定。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医生王文(化名)表示,慢性病患者一般对自己的病情和所需药品有一定了解,有时会去药店买药。而很多普通疾病的患者不需要经常拿药,所以会直接拿医生的方子在医院购买。
“回扣”是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因素。同种类型的药品,谁给的回扣高,医院和医生当然更愿意用谁的,可以说,医药环节的腐败已经到了不整不行的地步了,若再如此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受访者看来,导致医院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中间商和药品代表层层加价(63.1%);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尚未理顺(62.0%);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不得不“以药补医”(51.9%);医生的技术劳动价值与薪酬待遇不匹配,不得不追求药品回扣(39.0%);监管部门对药品垄断惩处力度不够,医药行业难回公益性质(37.9%)。
医院收取药品回扣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调查中,71.6%的受访者认为,这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64.3%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医生不能完全按病情开药,可能影响治疗效果;55.5%的受访者担心由此使医生群体被“妖魔化”,医患矛盾日益尖锐;44.1%的受访者推测会导致高性价比的药品被迫停产,影响医药行业的市场秩序。
改善医院药价虚高的现象,66.1%的受访者认为应使药品价格的组成、药商的利润空间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公开化;60.3%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流程,简化药品流通环节,让过程更加透明;55.1%的受访者期待调整利益驱动机制,破除以药养医;51.8%的受访者希望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药品购销流通环节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其他建议还包括:深入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42.4%);建设符合国情的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36.1%)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医务人员收入(23.2%)等。
近些年来,医务工作者过度强调了行业收入,而没有强化职业责任。“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无私贡献”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荣誉、责任、担当,也是在任何时候必须坚守的职业操守。只要有以药养医,就一定存在回扣,这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国家应该给医院更多补贴,让它保持公益的性质。把药品单独核算,由国家专控,进价和卖价相统一。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