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作家琼瑶突然发文交代的“身后事”在各大网站、自媒体平台引发网友们强烈关注和讨论。为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我国提出打造设置“安宁疗护中心”,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出台“安宁疗护中心”设置标准。而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已经率先设置了这样的病床,据了解,去年10月开放的“宁馨病房”已送走了18名患者。
“从前的人大多死在家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死在医院,然而,很多病患最后的时光却在‘呼吸机’等一系列辅助仪器维持中而痛苦煎熬。”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医学的现有水平延缓了肉体消亡的自然进程,但很难说这就一定是临终患者的福音,很多患者是在极其痛苦的过程当中,慢慢将身体的精力耗尽,才撒手人寰的,这显然有违人性化。
“我们推广一个理念——生前预嘱,我们提供一个选择——尊严死,我们提倡一种精神——我的死亡我做主……”当医院工作人员近日发放“生前预嘱”相关宣传资料时,引来众多患者和家属取阅。“看到很多病友很痛苦地去世,心里很难过,我不想后期治疗那么痛苦……”现场,一位在鼓楼医院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主动领取了一份《我的五个愿望》的签署文件。
据了解,“生前预嘱”文件的核心是“我的五个愿望”,具体包括:我要或不要生命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希望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帮助我。
那么“宁馨病房”与一般病房有什么不同呢?又是如何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该院“宁馨病房”,一进入病房,生命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墙上装饰着由蝴蝶、柳叶组成的生命树,窗台上、衣柜旁是充满生机的绿植……刚过60岁的沈女士(化姓)正在女儿的陪伴下半倚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吃草莓,脸上并无痛苦表情。
病区护士方丽介绍,沈女士因胃癌晚期并发生肝胆系统、骨头等多处肿瘤转移。“她目前没有放疗、化疗等肿瘤治疗,主要去除疼痛、去除黄疸,同时进行营养支持,你看到她身上背着个‘小书包’,那是镇痛泵。”方丽告诉记者,病区25、26、27床为“安宁疗护”病床,取名为“宁馨病房”,其中25、26床在一个病房内,27床是单独的一间。“当医生诊断病患生命只有6个月时,我们会根据病患意愿转至25、26床过渡,到最后临终阶段,再转至27床,一个人的房间更安静,在最后的时光可以更好地让家属和病患进行告别。”
“‘安宁疗护’是‘生前预嘱’、‘尊严死’得以实现的保证。”南京护理学会秘书长倪新新透露,至目前,鼓楼医院、省中医院等部分三级医疗机构已进行了安宁疗护病床的设置。根据相关要求,今年年底前,南京三级公立医院都须相继推出安宁疗护病床,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成为“安宁疗护”的主要阵地,让每个疾病终末期患者都能“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