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整个医疗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变,不同形式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医生集团自打在国内出现,不少分析人士都恨不得拿上“X光”、“MRI”来个360°无死角解析。对于医生集团的明天,大家纷纷表达担忧:太过依赖人才,一旦明星医生流失,前途堪忧;协作模式可复制性强,到时候恐会变成资本竞争的红海。
但张强表示,医生集团当前是冒险之旅,但未来光明。张强对此表示,医生集团的确是高度人才依赖,但所有行业其实都有人才依赖,医院也一样,协和医院不管多强势,没有了核心人才也是一个空壳子。“不过协和医生走了还有房子在,医生集团连房子都没有,更加地依赖人才支撑。”
在张强看来,人才依赖并非就只能成为医生集团发展的一块短板,实际上也是一种催化剂,敦促他们投入更多精力解决社会都亟待破解的人才培养问题。
对于可复制性,张强强调“医生集团最难复制的依然是人才”。相比复制一家医院,造大楼、买设备都可以很简单,恰恰人才是资本不能解决的。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周期长,不是说舍得砸钱就能让医生的能力立马提升。当然还可以走捷径——用钱挖能力强的医生。但对于能力强的医生,钱只是基本诉求。
高度人才依赖、吸纳人才又不能靠资本简单粗暴解决,张强说,医生集团确实可复制性比较差,所以医生集团能够融到资的也很少。因为资本在投资时会考虑,光靠这些专家其服务量有限,怎样去复制才能更快地“鸡生蛋、蛋生鸡”,但在高度人才依赖行业资本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会很犹豫。
虽然医生集团本身是以人才为核心推动力,成本是医生的时间、精力,技术流要远高于现金流。但张强认为,新的时代要有新的理念,医生集团需要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张强及团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果把这些精英人群的经验做成标准,缩短医生的成长周期,培养更多医生,或许可以解决这种人才结构的难以复制性。张强团队不断创新的模式也让资本看到了商机,所以张强医生集团于2016年年初融资成功。资本介入也并没有对这个医生当家做主的组织造成外界所担忧的话语权旁落问题,张强说:“医生集团并没有被资本牵着鼻子走,资本是给我们锦上添花。”
目前除了张强医生集团,目前国内颇有名气的还有万峰医生集团、杏香园、云枫肛肠外科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宇克疝外科医生集团、沃医妇产名医集团、泓心医生集团、小苹果儿科医生集团等等。
万峰,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被《华尔街日报》誉为“跳动心脏外科的先锋”,也是国内医生集团的“拓荒人”。
1998年,万峰和原上海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赵强合伙,组建了“万兆开心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医生集团”。然而,这样的探索在当时是夹缝求生。后来,他又“几进几出”,加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心外科主任,辞去职务加入凤凰医疗集团,“走麦城”筹建万峰心脏医院,回归体制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主任……
16年的创业之路让万峰尝尽艰辛。“我不是一个人,我当初带十几个人的团队出来,不是玩票和简单地去做手术。”他认为,医生集团的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有更多创业者不断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万峰认为,医生集团目前只是在起步探索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去正确引导,医生应该做好自己的主业,看好病,“我们不是商人,可以让懂商业的人进行商业运作,医生集团是一种执业方式,不是赚钱手段。”
随着政策进一步松绑,医生自由职业的真正到来,将迎来医生集团发展的高峰。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