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子宫 人类胎儿未来的家?
2017-04-27
238

4月25日的《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的一项科学成果——塑料袋模拟子宫环境,并在孕育4周后成功“生出”8只健康的羊羔。

据费城儿童医院该项目的负责人艾伦·弗莱克(Alan Flake)介绍,这个像透明塑料袋的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升级版的孵化器,它可以提供一个密封的无菌恒温环境,保护胎儿免受感染。科学家用类似羊水的液体填充了整个塑料袋以模仿子宫环境,将体外膜氧合(ECMO)系统连接到了发育中的羔羊脐带上以模仿胎盘为胎儿提供氧气和其他物质。在动力上,他们做出了一个创新:将羊羔胎儿自身的心脏用作“泵”,来驱动装置,将氧气泵入,为了避免机械性泵入氧气可能损害胎儿心肺系统。

本次实验成功的意义在于未来可应用在人类早产胎儿上。实验中选取15~17周的羔羊,相当于人类胎儿22或23周的状态。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生的人类早产儿,通常存活率只有10%。

弗莱克表示,他们的人造子宫不能全程承担“怀胎九月”的任务,目前还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替代孕育胎儿的最初阶段。为了使这项技术能够造福人类,科学家会继续探索和研究。弗莱克团队已经在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合作开发一版为超级早产胎儿服务的系统。他们的计划是能维系24周左右的胎儿健康发育到28周左右。那时,胎儿的成活率就高得多了。

但是在科研成果的问世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阻力。比如在美国,有43个联邦州禁止堕掉“可存活”的胎儿,而“可存活”这个概念可能需要被重新定义,使人造子宫避免可能的伦理问题。同时,新技术应用于人体之前,必须先进行至少3~5年的测试,以免发生类似上世纪60年代数以千计的婴儿因被提供过多氧气,扰乱了血管的发育,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而失明的悲剧。

这项成果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未来,研究团队会考虑在模拟羊水中增加一些有益胎儿器官发育的营养物质;完善整个装置的外形,使其看起来更像个孵化器;甚至让父母通过摄像头察看胎儿,而胎儿可以听到父母的声音,以此加强父母和胎儿的交流。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