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自由执业方案被搁浅,由此引发各界广泛讨论。很多人都羡慕类似美国等的医生自由执业,其实美国医生虽很自由但也很累,其压力不亚于中国医生。
美国模式
1. 医生都是“个体户”
从传统上讲,美国的医生都是自由职业者,或者说都是个体户。他们自设诊所,自雇员工,自负盈亏,就像过去中国的郎中。直到今天,大部分的美国医生(占75%以上)还是或多或少持续这样的行医方式。医生喜欢这种行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行医的自由度和职业的自主性。当然这样的方式使医生的工作负担很重,工作时间也很长,连度假的时间都很少。
2. 医生收入受政府和商业保险控制
对大多数病人和医生来说,诊费的大部分并不是病人直接付给医生的,而是政府医疗保障机构或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治疗完成后付给医生的。
保险公司和医生签订协议,规定病人应该向医生自付的金额和保险公司付给医生的金额。这个协议费率的高低一般都是以联邦医保为基准,根据当地的情况略有变化。不同专科、不同组织的医生由于市场供需情况的不同,在与保险公司谈判时费率也是不同的。
虽然联邦政府医疗和社会服务部不直接营运和控制医院,也不使用行政命令强行限价,但其利用市场手段,通过掌握联邦医保的赔付和管理,迅速有效地获得整个医疗体系和所有相关产业的控制权。
3. 结成合伙人制集体行医,加入医院的医生团体
有时同一地区同一专科的医生为了节省费用,分担工作强度,会结成合伙人制的集体行医方式,或多专科的集体行医。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和医疗保险公司谈判时,往往会因“人多力量大”而取得较好的费率。除了在诊所看病之外,每个医生都加入当地的一个或几个医院的医生团体。如果不加入医院的医生团体是不能收自己的病人入那家医院的。
4. 医生间竞争与合作共存
由于美国医生行医的独立和分散,一个地区不同专科的医生之间也形成了颇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合作。
病人一般不熟悉本地区不同专科的医生情况,而需要他人介绍。通常病人比较信得过的介绍者就是他自己认识的医生。因此作为一个专科医生,其他医生的介绍对于他获得病人来说至关重要(提示一点,一个医生给别的医生介绍费或提成是非法的。一经发现将受到起诉,吊销行医执照,而且在本地名誉扫地,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竞争的关键当然在于本身医术的高低,也取决于他看病是否及时、对病人是否友好、病人看病是否方便等因素。
5. 协会整合医生之间的利益
一个地区内医生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或者关系,对一个医生能否在当地成功行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协会起到非正式的行会作用,对内协调不同专科不同医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对外则代表医生行业整体。美国全国性的医生协会就是美国医学会,目前大约美国20%的医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对内制定职业规范和标准,整合医生之间的利益,出版权威医学刊物,对外代表所有医生介入政府医疗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其游说力量非常强大。
中国模式:大多数医生为“打工者”
在中国,大多数的医生其实都是打工者。如果对这些打工者进行一个最简单的分类,可能就是编制内和编制外医生了。编制内员工为正式工,编制外为合同工。前者有铁饭碗,编制内职工工资以及福利等待遇比编制外的好。
由于中国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医生工作强度之高再所难免。长年高负荷工作,中国医生“医不自医”的情况十分突出,超过四分之一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三十五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中国医生要处理的病人多但却缺乏效率,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常常是大量时间、精力被用来完成与治病救人无关的事。例如,写病历就占用很长的上班时间,诊断和治疗难分身。
“个体户”与“打工者”,谁更好?
对此,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给出的回答只能是各有利弊。只能是看不同医生的倾向罢了。
中国医生很累,几百万的医务人员负责为14亿中国人提供医疗服务,其艰辛可想而知,但其实也不必去羡慕别人,别的国家的医生也很累。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注定会比其他行业更辛苦。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