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定位潜力可开发 盲人未来很光明
2017-07-11
280

众所周知,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人类借模仿蝙蝠这种回声定位的本领而发明了雷达和声纳系统。更厉害的是,人类经过训练,也能获得蝙蝠这种得天独厚的能力。

近日,在2017年的国际声学学会会议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专家博•申克曼(Bo Schenkman)展示了人类利用回声定位的可能性。他表示,后天失明的患者很难像先天失明者一样依靠拐杖敲击地面来辨别方向。而开发人类的“回声定位”能力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后天失明的患者来说多了一种重“见”光明的可能性。

申克曼通过测试正常人和盲人发现,影响回声定位能力的因素包括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辨别用两种不同的乐器以同样的力度演奏出的同一个音)。盲人更容易听清两个不同的、间断很短的音,所以他们普遍比正常人的听音辨位能力更强。申克曼表示,虽然人类永远无法成为蝙蝠,但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区别将有助于研发更系统的关于回声定位的教学方法。

其实,盲人经过训练实现回声定位已经不稀奇。早在2009年,西班牙研究人员就借鉴蝙蝠声波定位的方法研发出了一套类似的教学方式。该方法能够让盲人通过发声并且接收回音的方式来熟悉周围的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的导航。

该研究发表在《声学学报》(Acta Acustica)上。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系列能够被人类所使用的声波。同时他们还制定了一套训练体制,能够帮助盲人以回波的方式来实现周围环境的视觉化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以舌头拍打口腔顶部来实现的。

据悉,在部分参加了这种定位方法培训的盲人中,有位名叫丹尼尔·基什(Daniel Kish)的美国人因为掌握了这套方法而成为第一位获准担任盲人导游工作的失明人士。

然而,盲人并不会因为失明而自动获得良好的回声定位能力。即便经过训练,每个人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参差不齐。为摒除这种先天因素的制约,科学家正尝试开发出使盲人更易回声定位的装置和比之前更容易掌握的回声定位学习系统。未来,盲人经过学习和训练,或许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如履平地”。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