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俊免我一刀”背后的人文呈现
2017-07-14
535

​黄国俊,胸部外科学和胸部肿瘤学专家,亚洲第一位、中国唯一的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可是您可曾知道这位医学大师出生时双脚畸形。黄国俊喜欢外科,喜欢把手术做好。但他曾表示,外科医生不仅要知道什么病该用手术治疗,更要知道什么病不动刀也能治好。用最小的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这是他追求的目标。

父扳畸足 结下医生缘

1920年11月2日,黄国俊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留隍乡世代经商之家,但阖家喜得贵子的欢悦之情迅即被无情的烦恼所取代,婴儿的双脚为先天马蹄内翻足畸形。其父在无可奈何下为其取名“足智”,聊以自慰。两岁那年,黄国俊被送往当地最好的医院汕头市博爱医院诊治,经两次全身麻醉,石膏矫形手术竟全然无效,依然只能爬行。

他的父亲黄经南一生经商,从未上过学,更没有任何医疗经验。无奈之下,每天用手尽力扳正小国俊的双脚,然后令他扶着桌凳忍着剧痛站立起来,坚持,再坚持,直到痛得全身大汗淋漓。土法施治,一连4年,奇迹出现了,终于6岁开始能站立步行。他于8岁入小学,改名国俊,行走几无异于其他同学。

不懂医术的父亲为他治好双脚的深刻记忆一次次浮现脑际,他想,治病救人该是一项多么高尚的职业,于是立志从医,而且要当一名杰出的精于手术的医生。他于1939年毕业于广州培正中学(战时迁校澳门)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迫寄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此时上海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社会混乱恶劣,黄国俊乃冒险与数同学潜入内地,于1943年转学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同年获燕京大学颁予理学士学位。

协和工作 如鱼得水

黄国俊于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西大学医学院,同时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M.D.),同年受聘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接受严格的临床和学术训练,从此开启了外科领域的医学人生。

当时,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实习医生的24小时工作制很艰苦,但黄国俊一开始就开足马力,情绪高涨,所有工作一丝不苟。他的绘画才能在重视解剖的外科领域助了他一臂之力。他常常在病历及手术记录中加入插图,科里的主任和医生在手术时如有特殊发现,也常常叫他到现场把手术发现画下来。

根据协和医院一向规定,住院医师不得结婚以免影响工作和学习,违者立即解雇。不少住院医师只好耐性等待到住院医师期满,即迫不及待地于次日举行婚礼。黄国俊于当任住院医师期间与手术室护士长郭淑如情投意合,不久北京解放(1949年),协和医院住院医师禁婚规定不复存在,于是便于1951年2月4日完婚。此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于婚后一个月毅然参加第一批北京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于3月8日开赴我国东北,在队长吴阶平带领下为伤员服务。此事成为当日《北京晚报》上的一段佳话。

1958年,黄国俊和阜外医院放射科、病理科,以及与刚建院不久的日坛(肿瘤)医院协作,开展食管癌术前放射与外科综合治疗研究,截至1962年共总结113例经验,初步说明综合治疗有提高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的效果。当年他在苏联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这一临床经验。

亚洲第一人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云南个旧锡矿工人肺癌患病率较高,指示尽快派人前往考察。黄国俊当即奉命率队前往。为了弄清发病原因,他和队员们跑遍各个矿区,下到几百米深的井下,对矿工进行健康普查。他还多次为肺癌矿工进行手术治疗和示范,并在当地开办肺癌诊治训练班,建立肺癌防治研究基地。在其后的15年中,他7次亲临云南锡矿指导肺癌的防治研究工作。1998年当他第8次访问该矿山的时候,他高兴地看到原设备比较落后的锡矿医院已大为现代化,新医院在个旧湖畔巍然矗立,院内医疗设备新颖齐全,技术水平先进,治疗效果优良。肺癌研究所也成果丰硕。这些都使他感到高兴。黄国俊还家访一位23年前为他进行难度较大的肺癌袖状肺叶切除术的病人,见他身体康强,行走自如,生活自理,感到十分欣慰。

黄国俊在50多年的工作中除于1960年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后休息两个月外,从未脱离过工作岗位。他热心辛勤地为病人服务,日以继夜,节假日也不例外。在临床工作中,他善于发现病例特点并及时总结经验,从1952年至2002年在国内外已发表的论著达150余篇,包括现时美国著名的Shields胸外科教科书以及其他一些手术学教科书的若干篇章。

1988年1月,黄国俊应邀到伦敦接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的荣誉院士(Honorary Fellow)称号,该学院宪章规定在世的荣誉院士在任何时候不得超过120人。黄国俊是获得此荣誉的亚洲第一人,也是国内唯一的外科专家。1995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食管疾病学会国际学术大会上,黄国俊被接纳为永久荣誉会员。

“人文”呈现:吴阶平笑称“黄国俊免我一刀”

20世纪60年代初,黄国俊就成为了中央领导保健小组的一员。他先后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劳动英雄进行过大手术。此外,黄国俊还是他老师们的“点名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曾宪九教授、内科张孝骞教授均指定他来为他们做手术,黄国俊每一次都能圆满地完成“考卷”。

1986年,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右肺新发现肿块。经过北京和上海有关专家多次会诊都难以排除肺癌。当时黄国俊正应邀在法国讲学,没有在场。吴老得知他即将回国,建议等他回来,听听他的意见。一周后,黄国俊回到北京,详细分析了吴老的全部病史和体检资料,判断吴老右肺上新发现的肿块是结核而不是肺癌。他果断地建议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要手术。在临床上要推翻对一个患者的“癌症”判断并否决它的手术治疗,比“癌症不能排除,应该进行手术探查”的决定要冒更大风险,更何况这位医学泰斗的“癌症”是由国内著名医学专家们经过反复会诊而不敢排除的。万一有误,将会影响吴老的健康乃至生命。然而,黄国俊还是考虑患者的利益并坚信自己的经验和客观分析后的判断。果然,吴老采用抗结核治疗1个多月后,病灶便明显缩小,3个月后基本消失。事后,吴阶平十分高兴而又风趣地说:“黄国俊免我一刀!”

这是医疗技术水平,是从医的经验,但这更是一个人文素养的呈现。他一心从病人利益出发,力排众议冒着风险做出“不做手术”的决定。正如他自己所说:“世人常用‘一把刀’来称赞外科医生,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个贬义词。因为只会用刀的外科医生只不过是一个手术匠,而不是一个好的外科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