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于8月2日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主要概述美国科学家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的、与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关的基因变异。这篇论文宣布的内容对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却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目前已持续一周之久,但仍未平息。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项最新研究是被称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对人类早期胚胎中导致HCM突变基因的修复。韩国有学者表示:“是韩国而不是美国学者主导了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此前曾正式向媒体宣布,该院的“基因剪刀”技术成功完成了人体胚胎特定基因突变的修复,定向准确,出错率处于“极低”水平。
据报道,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遗传基因矫正研究团承担了这项工作,担任研究团团长的就是金晋秀博士,他被称为韩国“基因剪刀第一人”,并且为了该项研究,他放弃了此前首尔大学终身教授的头衔。
HCM是一组主要以编码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心室肌肥厚为突出特征的原发心肌病。MYBPC3基因被认为是致病的基因突变中最常见的一种。此次开发的“基因剪刀”能够识别DNA中突变的MYBPC3基因碱基序列,还包含可截断DNA链条的“剪刀”蛋白质,能够准确定位突变基因在DNA链的位置并清除。
这项研究采用了将精子和基因剪刀同时注入卵子的新技术,最终可以将父代突变基因遗传给胚芽的概率从50%降低到27.6%。新技术几乎实现了100%突变基因的识别和切断,而且有效消除了胚胎嵌合现象,然而此前的实验中,基因剪刀只能改变部分细胞DNA碱基序列。
但伦理问题成“拦路虎”。
据韩国媒体称,受到韩国生命伦理相关法律的限制,研究团队只能将开发好的基因剪刀技术拱手让与他人,提供给外国同行进行实验,最终的实验由美国研究人员为主的国际团队共同完成。那么问题就来了,虽然韩国开发了这把“剪刀”但是具体的实验是由美国研究人员完成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韩国应该在拱手让人之前就应该有所考虑吧。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韩国学者很难掩饰对美国特别是中国科研伦理环境的向往。随着基因编辑技术走向成熟,伦理问题成为技术发展的拦路虎。
但事实上,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相关研究一直伴随着巨大争议:如果人类胚胎基因可以被科学家编辑,那么会不会出现“设计”婴儿,就是满足父母们期望的拥有“更聪明、更健康、更漂亮”基因的孩子?要知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金晋秀强调,在基因编辑领域,可以说技术上的问题已经全部克服,已经到了对胚芽研究取得社会共识,并确立积极的法规和制度的时候。
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创新,取决于创新技术,取决于用技术武装起来的雄厚国力。无论从军事、政治、科研等哪个领域来看,我们都应给予人才去施展才华和技能的良好空间,但这一切也应该在伦理的允许范围之内。
(环球医学编辑:王立群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