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附设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发布消息称,H7N9禽流感基因疫苗已在上海初步完成研发,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针对新研发的H7N9禽流感基因疫苗,日前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预计,临床评价分为三期,至少需要六年,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风险。
徐建青介绍说,该团队研发的疫苗采用基因技术。具体方法是,尝试把H7N9的主要免疫原基因H7植入到成熟的疫苗载体上,相当于存进保险柜里再放到人体细胞中,由于病毒的膜蛋白结构不会被破坏,可以有效激发人体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30只实验小鼠在接种疫苗后再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30天内无一致病。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要进一步通过临床评价来验证。
徐建青称,基因疫苗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因为基因疫苗使用的是通用型的基因疫苗载体,这在国际上已经通过临床试验证明是安全的。“疫苗本身的安全性,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具体到我们自己的疫苗,还是要到临床前及临床上去验证。”
“临床评价一期主要是针对疫苗安全性,二期是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三期是免疫原性和保护性。”徐建青说,三期临床完成后,才有可能进入市场。
但基因疫苗最主要的风险是其免疫原性在人、猴子等较大的动物身上显得较弱。“临床上可以通过互补技术来克服这一弱点,我们实验室也在做另外一套假病毒技术,可以作为互补技术提高基因疫苗免疫原性。”
此外,H7N9病毒也在不断变异,“要看变异在哪个部位,我们选择的部位是膜蛋白,从目前所做的工作和数据来看,我们疫苗对1996年、2003年与2007年的多个H7病毒,都有保护作用。”徐建青表示。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