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2009年以来,新医改方案不断出台。在推进医保广覆盖、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依然离公众的期待甚远。
医改关键:公立医院改革
中国医改给老百姓的感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似乎尚没有解决。中国医改给医务人员的感觉:医务人员的待遇不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仿佛也没有解决。中国医改给专家的感觉: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抓住要害。
众所周知,中国医疗体系90%在庞大的公立医院,老百姓看病90%在繁忙的公立医院。这两个90%决定了公立医院是中国医改主战场的地位。公立医院改革是中国医改绕不过的地方。没有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就不会有中国医改的成功。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医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中国公立医院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太多。诸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管办分离改革、医药分业改革、医院投入机制改革、医院价格机制改革、医院绩效制度改革、医院运营机制改革等等。核心是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医院绩效与运营机制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需要从点到面延伸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经有数百个试点单位,点上工作是有进展的,也有比较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从体系建设上来看没有大进展。而公立医院改革需要从点到面延伸,已达到医改真正的母的。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面临诸多挑战,总供给和总需求存在矛盾,人均水平偏低,而且结构失衡;资源分布不均,向上集中趋势明显;条块分割明显,整体服务效能差。此外,患者就医需求也很不合理,例如,很大比例的首诊(大于50%)是在二级以上的医院,而不是在社区服务中心。我们应该对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有序管理,各类医疗机构(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大型、中型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要进行协调配合,以保障患者就医顺畅、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未来公立医院改革应以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他建议,国家“十三五”规划需要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和矫正,解决供需矛盾。“此外,要实现医疗技术和服务的标准化,即实现同类同级机构医疗水平的均等化,不同种机构之间进行协同和互补,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采用同样的标准来管理和衡量。”王虎峰还提出了连续医疗服务的机制设计,即信息连续、多学科整合服务、转诊接续服务,以及简化预约挂号过程、合理分诊。
公立医院改革是中国医改无法回避的,不能因为改革中触及了一部分公立医院的利益后就流于形式,这样医改就没有意义了,达不到本质目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要坚定不动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