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医疗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医院仍然呈现出人满为患的局面。患者看病依然是队伍很长很长,医生依然是很忙很忙。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国人口数量太多了,看病的人数太多,医生太少?抑或是还有其他原因呢?
近日,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心脏专家之一,并且拥有很多学术头衔的胡大一,对医生“越治越忙”的窘境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发表的观点中胡大一着重强调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胡大一表示:尽管全社会都在不断增加对健康的投入,但却都是集中在得病以后和疾病复发,直到疾病终末期的治疗过程。就像是在等人得病,等病复发,直至死亡,而这实际上是犯了常识性错误。
并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得病之后的医疗卫生作为对个人健康和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四大因素,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总影响的权重为60%,而医疗卫生权重只有8%。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更多的医生还是将精力集中在治疗方面,拿着先进的治疗工具,不分昼夜地苦练本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对此,胡大一表示,医生的成就感,不应仅仅来自抢救病人,更应考虑如何减少发病。就像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那么,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刀”,内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药”。让公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才是医生最大的贡献。
关于如何走出“越治越忙”的窘境,胡大一表示:“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医生走出诊室,面向大众,成为健康教育的领军者,占领健康科普的‘制高点’。”因为实践证明,只重临床治疗,不重健康科普,医生必然越来越累。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要医生更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全过程中。并且健康科普也是另外一种形式“治病救人”。
健康科普的目的在于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什么?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而近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6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11.58%,国民安全与急救素养46.00%、科学健康观素养36.18%、健康信息素养19.13%、传染病防治素养16.38%、基本医疗素养12.76%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1.48%。
此外,检测结果还显示,我国国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健康科普还很落后,公众医学知识还很匮乏。
而居民健康素养偏低导致的后果就是:百姓平时不信医,有病乱求医。从而使许多患者在就医时很容易受骗上当。这不仅使患者的疾病难以接触,也使得医院医生的救治更加困难。所以对居民进行健康科普很重要。
此外,在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科普的同时,也应强调专业性和权威性,避免错误科普或以商业为目的的科普,因此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科普事业中,为我国健康素养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做健康科普意义就好比:只有从“下游”走到“上游”,把打捞落水者变成预防有人落水,才能走出“越治越忙”的窘境。所以,加强健康科普,提高人民健康素养就是从最根本上减少患者患病的数量。
(环球医学编辑:王立群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