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鸿茅药酒医生羁押3月终获保释!
2018-04-18
297

广东医生谭秦东因在网络上撰文称鸿茅药酒是“毒药”,被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目前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公安部昨天也针对此事发布通报称,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

4月17日下午6时许,在遭遇跨省抓捕98天之后,谭秦东被取保候审,走出了凉城县看守所的大门。

在看守所外,谭秦东说,感谢各位媒体的关注,“现在想哭,但忍住,自由真好”,并表示现在只想好好吃一顿。他还表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并不后悔,“一个医生就应该勇于说真话,但首先应该懂法,咨询律师哪些需要注意,应该怎么说会更好一点。”谭秦东表示,自己以前是一名麻醉科医生,现在从事皮肤科医生,希望能重回医生岗位,做一名好医生。他还觉得自己不该被如此对待。

4月17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的情况通报》。通报称,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的“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同日,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依法推进中。

据了解,3月23日,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就作出“补充侦查决定书”,要求凉城县公安局对谭秦东涉嫌犯罪一事补充证据。而此次取保候审,也是由凉城县人民检察院两名工作人员携带,赶至凉城县看守所进行交接。谭秦东的代理律师胡定锋此前曾向凉城县公安局递交过取保候审的申请,但没能获准,此次是通过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取保候审。

关于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的动机,当地警方和律师意见相左。凉城县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谭秦东在接受讯问时表示,他发表文章是受朋友鼓动,想吸引读者眼球,为的是“能出名”,所写内容大部分来自互联网。然而,胡定锋提供的谭秦东的申诉书上写的却是,自己的原始动机是“对‘鸿茅药酒’虚假广告宣传心存反感”。

问题一:凉城县警方有权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广东抓捕医生吗?

凉城县公安局表示,鸿茅国药的生产中心位于凉城县,退货退款造成的损失都发生在当地,属于犯罪结果发生地,当地警方有管辖权。

部分法律界人士则认为,跨省抓捕本身不是问题,但这样做难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应该由广州警方来立案侦查更为适宜。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表示,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管辖是犯罪地为主、居住地为辅。谭秦东在广州上网发文,居住地也在广州,即便要行使刑事追诉权,也应该由广州公安机关启动立案侦查更为适宜。

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殿明认为,警方虽然具有跨省抓人的权力,但刑事拘留权是法律授予的重器,凉城县警方在整个事件中行动如此迅速,是否有滥用权力的嫌疑,还值得商榷。

问题二: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真的是在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吗?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得是捏造事实,诋毁别人的商品信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松林认为,谭秦东身为医师,提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对药酒应当有所禁忌的观点,并没有捏造事实。另外,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针对的不是一般的批评者,而是企业的竞争对手。

张建伟认为,专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指出某一产品具有内在缺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通过意见表达,是在行使监督权。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来打压医生,会压缩社会监督的空间,损害公众知情权。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即便有不对的地方,也至多是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民事纠纷,不应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国家在执法,行使警权必须慎之又慎。

问题三:鸿茅药酒广告不断被查处,却为何仍能继续申请新广告?

从2008年起,江苏、浙江、海南等多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次发布公示,要求停止鸿茅药酒的销售和广告发布。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连续多年都将鸿茅药酒广告列为违法药品广告予以通告,认为鸿茅药酒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含有其他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及“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然而,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并未间断。2018年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鸿茅药酒广告符合《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的有关规定”。

对此,王殿明认为,“鸿茅药酒注册公司所在地的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其经营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药品广告屡禁不止,还在于广告管理流程存在漏洞。”

最新发现,备受质疑的鸿茅药酒在“封神”道路上,曾经获得多名“专家”的背书,其中既有中国科学院的教授,也有蒙医专家。有三位曾经为鸿茅药酒“站台吆喝”的专家,与鸿茅系有关联公司的董事出现重名。在鸿茅药酒的宣传文章中,大多会提到鸿茅药酒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几乎所有介绍鸿茅药酒入选非遗的文章里,都会出现一个名叫柳长华的专家的身影。

柳长华在是中国科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柳长华常年发表诸如“保护鸿茅药酒等非遗瑰宝义不容辞”,“做好中华药酒文化的传承是鸿茅药酒发展的核心动力”,“鸿茅药酒独特的‘八步古法’酿制技艺,鸿茅药酒属于中医药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源”等观点。不光是谈非遗问题,柳长华还多次以专家的名义接受采访,介绍鸿茅药酒的药效和药用价值。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