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控费:给谁戴上了“紧箍咒”?
2018-05-02
524

在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个别地方把控费指标平均分配到各个医院,而医院自然而然的就会把指标具体化,在药占比、耗材比的硬指标下,不少医生不得不面临着侧重考虑患者利益还是牺牲自己切身利益的“两难”选择。

2015年国办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均指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后者还明确,到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2017年7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等部门印发了《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重点整治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一次性用导尿管(包)、起搏器类、吻合器等产品,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对耗材使用超过同学科平均水平的医生,进行病例的追溯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约谈。2018年3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了联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 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要求持续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的确,过度医疗、过度用药、药品及耗材价格虚高和过多的医疗资源投入治疗环节等,都导致了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既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也加大了财政和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进行医疗控费符合公共利益,既能降低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又能避免医保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但它却使医生们陷入“两难”选择。

在一家地方公立医院的医生李青认为,药占比、耗材比等医疗控费指标就是戴在头上的“紧箍咒”,医生们不得不面对手术技术无法使用、病人用药出现断货、住院病人尽早出院等现实,确实被“绑手绑脚”。

贵州省某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周青认为,控费前确实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医生会尽可能地开药,尽量使用价格高的耗材,以提高科室和个人的收入。但医疗控费却也造成了医疗服务水准下降。

事实上,医疗控费的初衷是好的,但如何实现控费以及平衡其中的利益关系绝对值得深究,否则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患者。卫生总费用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医生的行为,绝大部分行为都是由医生决定的,在逐利性驱使下,就会出现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要控制医疗费用,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医生的薪酬制度,让医生能真正安心的为患者看病,而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