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被“掉包”新生儿住院时喝过期奶粉
2018-05-02
417

刚出生的小Baby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正应了那句老话“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尽管得到一家子24小时的呵护,但娇弱的新生儿一不留神就会生病,常常令年轻的父母心痛如绞。近日,广州一名父亲在心痛爱子得病之余,更是对医院的行为颇为愤慨,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2018年1月10日,出生刚满5天的健健(化名)因先天性环状胰腺造成十二指肠梗阻,在广州某医疗中心接受手术。经过20余天的康复,健健于2月4日出院。之后在整理医院返还未用完的奶粉、尿片等物品时,健健的父亲周勇志发现医院退还的奶粉并非自己购买并提供给医院的那罐。

周勇志称,医院于1月16日电话要求家长购买并送去蔼儿舒奶粉,因为医院说这个奶粉更易吸收,周勇志立刻在网上买了一罐并在当天下午送到了护士手上。被退还的奶粉虽然是同一品牌,但奶粉塑料盖上贴有标志表明是购自其他渠道,且奶粉罐底信息显示,到期日为2018年1月15日。周勇志认为,医院擅自调包了自己购买的奶粉,还给孩子喂食了过期奶粉。

同时周勇志怀疑,儿子健健在1月14日至30日期间,出现反复感染、发烧,胃抽出咖啡色液体与食用了过期奶粉有关,“过期奶粉正常小孩吃了都受不了,何况是刚接受肠胃病手术的新生儿”。周勇志介绍,他之所以这样怀疑是因为1月31日医院改喂食另一种全脂奶粉后,健健的病情再未出现反复,并在几天后康复出院。

为了讨要说法,周勇志拨打了“12345”热线进行投诉。

医院掉包孩子奶粉?

对于此事,4月25日,广州市某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一徐姓负责人做出回应。她表示,护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疏漏,因当班护理人员未仔细查看奶粉有效期,就开封使用,并分别于1月14日至16日以及1月29日给患儿喂食了该罐过期奶粉。

对于周勇志认为医院故意调包其奶粉,负责人表示,蔼儿舒奶粉属于辅助治疗所需,当时由于患儿家属未送入购买的奶粉,出于应急考量,才使用了院内备用的“基数”。

所谓“基数”奶粉,是院方一项惯例操作。因为院内每年收治的大量患儿中,常出现家属无法及时提供所需奶粉的情况,故而会在院内储存一罐备用。使用了备用奶粉的患儿家属则需提供同样一罐来补回“基数”,不断轮替更新。健健这次使用的奶粉,就是2017年8月住院的一名患儿赠予新生儿外科的。

周勇志认为,导致健健误食过期奶粉并非一名护士的疏忽,而是医院对奶粉的管理存在漏洞,并向广州市天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该院涉嫌使用过期奶粉。

4月26日,周勇志收到广州市天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书面回复。回复称,被诉人从未购进蔼儿舒奶粉,投诉人周勇志与被诉人之间没有发生财、物交割,被诉人未从该行为中营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不构成经营行为,而属于赠予范畴。

同时,食药监局表示,该医疗中心已停止使用过期食品的行为,停止接受捐赠奶粉行为和停止使用科室备用奶粉的行为,因暂未发现其有违法事实,决定不予立案。

据医院联络部一易姓工作人员表示,在此事件中,医院奶粉管理、使用确实存在问题,也就此护理差错对新生儿科当班护士及上级领导作出经济、荣誉等方面的处罚。同时,医院已终止备用奶粉制度。

过期奶粉导致患儿病情反复?

对于这一质疑,广州市某医疗中心予以否认。有关负责人表示,健健的术后恢复符合预期,期间出现的病情反复属于其原发疾病恢复过程,不能认定由食用过期奶粉导致。而关于健健回抽胃管时发现有咖啡色胃液,造影等检查显示为“十二指肠通过缓慢”,之后医嘱改予禁食。

此外,院方表示,健健也曾在吃过普通奶粉后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1月19日,医生评估患儿后尝试经口喂全脂奶粉5毫升,但患儿出现发烧呕吐等情况,再次予以禁食。1月31日起医院更改喂全奶,患儿进食越来越好,也是因为他经过恢复期病情反复后在不断好转。

院方是否负有赔偿责任?

周勇志要求院方退还住院期间的36000元费用,赔偿孩子母亲精神损失费,对孩子一年内出现的并发症做出保证,如肝损伤、脑损伤等必须负全责。而针对这三项赔偿诉求,院方认为并不合理。

4月26日,受理此事的广州市公益医调委一李姓工作人员表示,双方尚未能达成调解意见,因缺乏证据证明过期奶粉与患儿当时病情反复之间的关系,已建议周勇志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至此,医院与患儿家属就过期奶粉一事未达成调解。无论鉴定结果如何,该纠纷对广大妇幼医院或儿科起到警示作用:医护人员除谨慎对待医疗处置外,也应注意奶粉、尿片这些患儿生活用品是否存在不妥,真正给予患儿关爱和重视。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