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有关部门严抓医疗控费问题的背景下,“过度医疗”一词似乎比以往更加敏感。有些医生为了避免被贴上“过度医疗”的标签,绞尽脑汁地给患者少开药、少做检查,但其结果有可能更加“要命”。全面检查应不应做?怎样才能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不被扣上“过度医疗”的帽子?
很多人对去医院看病都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看病贵,一般没有个千八百的就出不来,而且绝大部分不是花在医疗而是花在各种检查上。曾经有一名患者现身说法,她半夜头痛欲裂去医院看急诊,医生先帮其查看是否有外伤,然后又让她做了头部和颈部CT,等待时因头痛难忍她就自行吃了一片止痛药。最后结果出来,并无大碍,医生给她开了一盒价值50元的止痛药就让她回家了,而因为之前吃的药,她的头疼也已经缓解。
这名患者便认为,只需要一片止痛药就能解决的病,却耗时3个小时,花费近千元,是医院宰人,医生折腾人。实际上,90%的检查未必能查出病来,检查的目的是排查。如果不做这些检查,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症,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生命的代价,对医生来说可能是职业的灾难。
一位个人公众号作者从他的医生朋友那里听来了这样一件事:这名医生所在的科室曾经接诊了一位胸闷气喘的老年患者,当时表明未发现任何异常,所以建议老人做个心肌酶和心电图。但同在医院工作的老人的儿子却认为老人是旅游太劳累,没有大碍,所以没做检查只开了些平喘药就回去了。不幸的是,这位老人刚到家就不行了,再折回医院时已经无力回天了。当时如果做了心肌酶和心电图,就会发现老人实际是心梗,立刻住院接受诊断和治疗,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很多患者认为,做检查找出病因是应当,只要做检查没查出问题就是过度医疗,却不知很多疾病如心肺疾病,光靠医生肉眼看根本就不可能看得出来,需要全面检查来印证医生的猜测或排除致病的因素。
医生对此也颇感无奈,本来是为了患者好,想把可能的致病因素排除掉,让患者放心回家,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患者质疑过度医疗、拿回扣。不给患者做检查,一旦之后出了事,即便一百个患者中仅近有一例,医生的职业生涯也很可能就此结束。更何况现今的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为了自己和患者的安全,宁愿将检查做得全面些,不是对自己的医术缺少自信,而是因为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具有普遍特殊性的学科。
那么在严格控费的今天,医生们如何把握好医疗检查的度呢?对于小检测就能确定的问题不要随意做大检查;对于自己的怀疑需要其他检查印证的情况,检查前应注意与患者沟通,向他讲明自己的怀疑以及检查的必要性,少有患者会要钱不要命。医生们应按照规范实施诊疗,遇到特殊患者、特殊情况,应当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而不是自己有理却不解释。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