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设《人文医学导论》 点燃学生理想火种
2014-03-04
353

医学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综合性大学的医学生更需要有人文关怀。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复旦大学开始每周给大一新生开设《人文医学导论》的讨论课,旨在为学生点燃心中理想的火种。

上这门课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80岁高龄的闻玉梅教授、克卿书院院长彭裕文教授和哲学系的俞吾金教授。上周五,这门课正式开讲。

  

为何开设《人文医学导论》?

  

去年年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向克卿书院院长彭裕文教授和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发出邀请,希望能共同为大一新生开设一门书院新生研讨课——《人文医学导论》。

闻玉梅教授说,越来越多的伤医事件以及不断加剧的医患矛盾,使她开始思考——我们的医学生究竟怎么看待自己的职业?

她从上学期开始就和另外两位老师一起调查学生对于学医的看法,结果发现很多新生对医生的职业有一种近乎完美的追求。有学生说:“‘才不近仙不可为医,德不近佛不可为医’,医学是有人情味的科学。社会不缺高明医生,但为病人着想的医生以及不功利的研究者一直是社会的需求。”也有学生说:“很多人不理解我不学金融而去学医,但医生是伟大的职业,也许生活不富足,却可以让别人因为我活得更好,这让我觉得很满足。”……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第一志愿报考医学院的,甚至有很多学生‘千分考’考了高分可以任意挑选专业,但还是挑选了医学专业。”闻玉梅教授说,让她困惑的是,为什么学生在入学时都有理想主义的情怀,现在却还会有那么多的医患矛盾?为什么现在即使是医生,也只有10%的比例支持自己的子女学医?

  

在她看来,年轻人一辈子有两门课不能错过:一门是科学史,还有一门就是科学哲学。而对于医学这样一个既需要和科学打交道、又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俞吾金教授则表示,自己高中毕业时就有学医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名正言顺地跨学科了,非常乐意参与开设这样有挑战性的课程。

为了开设这门课,这3位学者整个寒假都在备课。闻玉梅教授整个寒假都在学习哲学和人文社科类的知识。

  

经历引起学生共鸣:病人帮助医生成长

  

第一节课上,闻玉梅院士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学生的疑惑。

  

讨论课上,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戴瑞明说:“我高考时所有的志愿都和医学相关,最后如愿以偿进入了全国排名第一的公共卫生专业。但入学后发现很多学长享受了4年最好的公共卫生教育,毕业后却去了投行、咨询公司。一面觉得可惜,一面又让我怀疑自己以后是不是也能坚持理想。”

  

而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程家卉说,她原本希望未来成为医生,能够让病人活得更长、更多地感受世界,但入学后,父母经常给她转发一些伤医事件的新闻。“以前我只知道读书,但现在社会现实第一次这么直接地袒露在我面前,让我思考自己的选择究竟对还是不对”。

闻玉梅教授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从医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她1951年开始学医,当时觉得穿上白大褂很神气,因为医生永远不需要求别人,只有别人求自己。后来跟着老师去华山医院实习,老师要求学生在给病人叩诊时必须把手捂热,把听诊器捂热。如果要解开病人的衣服检查,那检查完一定要把病人的衣服扣上——老师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就是在这些老先生的影响下,我这样一个最初认为当医生很威风的人,到了毕业时,已经理解了一点——病人是帮助我们成长的。”闻玉梅教授告诉学生,“后来之所以转向研究,是因为我太情绪化了,常常为了病人无法治愈而大哭。同为医生的母亲批评我不够冷静不适合从医,所以才转了行。”

  

“学生在低年级时满怀美好愿望和职业理想,但是到了高年级却往往面临着事业和利益的冲突”,克卿书院院长彭裕文教授称,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多,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有责任对医学生进行早期的引导。

我国的应试教育造就出无数“高分”精英,但相应地造成人文素养的不足。而作为医学生来说,技术、心理素质缺一不可。希望众多的医学院都能效仿复旦大学,在强化专业课的同时,开设相应的人文、哲学等课程,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栋梁,让心怀医学理想的莘莘学子们发光发热!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