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想要出院找仙姑 医生大V为何同意?
2018-09-29
323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老生常谈,但却是医生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偶尔去治愈”或多或少也表露出,医生面对那些无法治愈的病人时的无力感。那么,当医学已经不能帮助一个患者重获健康时,医生应该怎么做呢?

近日,某医生大V在其微博上表示,他的一个患者要出院,去找某个寺庙里的仙姑看病。对此,他并没有嗤之以鼻,也没有规劝患者继续留院治疗,他说“我很淡然,也很赞同”。

原来这位患者已经肝癌晚期,再加上顽固性的腹水,已经瘦得没有人样。他的病发展到这种程度,现代医学已经无能为力,继续治疗也只是让他的痛苦多延续几日。

这位医生大V坦言,如果早20年他刚毕业做医生,或许还会认为患者要求出院看仙姑是在胡闹,但现在,他已经不会这样认为了。作为一名肝癌晚期患者,医学能给予他的只剩绝望,如果让他去找仙姑,他心中有了希望,最起码在他死亡前的一段时间是活在希望里的,这对于病人来说,也是好事。

医学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社会、各种人情世故。医学需要治疗,更需要陪伴,也需要各种希望。所以许多癌症患者到了晚期会寻求宗教甚至迷信的力量,也不过是为了获得平静和心理慰藉罢了。

然而有些时候,传统的医德理念和患者家人的殷切期盼“逼”着医生“不抛弃、不放弃”,殊不知更多无意义的治疗措施只是加重绝症患者的痛苦,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和需要的。

面对癌症晚期等疾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不是完美的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唯有尊重生命,帮助患者享受最后的时间,给他们以安慰。而当医生已经不足以安慰患者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把安慰的任务交给那些能够安慰患者的人去做呢?仙姑也好,和尚也罢,只要患者相信,就让他们去找。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封建迷信,而是鼓励患者寻求精神支柱。很多的例子表明,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在临终前可以少很多痛苦。宗教帮助他们直面死亡前的恐惧,感受生活的美好,找到内心的宁静。

这样的想法与倡导“尊严死”不谋而合。美国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曾提出:生活品质远远大于生命。让癌症患者自己选择死亡方式可提高患者死亡质量。对于许多绝症患者而言,有限的时间应该多陪陪亲人,多回忆往事,把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尽量做一些,而不是在医院里接受无效的医疗。

尽管我们的医生一直在学习怎么让患者生还,而找到帮助绝症患者的方法可能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如果癌症晚期患者想要出院找仙姑,作为医生的你会同意吗?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