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对人类已不再是像十年前那么遥不可及了。如果你去一些比较好的三甲医院,很可能就有幸看得见机器人,并得到它的帮助和服务。这些机器人很大一部分在医院里做着导诊工作。其实,除了做导诊,机器人更大的一部分价值在于代替人类做物流搬运等工作。
要知道,医护们每天在医院里大约能走上万步,取药、送药、输液、为患者做治疗,甚至有时还要搬运重物,造成“职业病”。相信如果有机器人,医护们的劳动负担也会大大减少。在上海儿童医院就有这样一对机器人“童童1号”和“童童2号”。
两位童童是2018年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它们个头不大,本领却不小:只要接到医生或护士的下单预约,就能准确无误地将药物、器械等送达,甚至还能自己乘坐电梯、开大门。“我要进电梯了,请注意避让。”童童经常会这样唱着歌穿梭在病区中,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
据悉,每一家医院都有数量不等的外包护工,他们主要承担运送、陪检等最为基础的工作。抛开流动性大、更换率高等护工行业缺陷,单就运送方面,护工发生运输物品错拿、错送等失误也不少。此外,由于没有物品追溯手段与环节,运输安全性难以保障。
而童童就是代替这些护工进行工作,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全过程自动完成PIVAS(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及住院药房的药品配送工作。不仅解决了护工工作不稳定等问题,而且准确可靠,发生问题还可以追溯根源。机器人运行的主要流程是:从住院部5楼派单、装箱出发,自动呼唤并乘坐院方指定的电梯,按照派单情况到达目的病区,由病区完成卸货动作后执行下一目标,完成单次任务中的所有目标节点后返回发货地待命。
据统计,从2018年9月至12月,童童成功将药品配送至护士站总计1600次、运输总距离218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无锡的距离,平均耗时26.1分钟。可以说是又快又准确!
2019年1月,物流机器人项目二期实施启动会于上海市儿童医院顺利召开,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童童3号、童童4号两台机器人。“今年,这四兄弟将完成泸定路院区住院部10到13楼所有病区的药品配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将配送范围拓展至整个住院部。”副院长杨晓东透露,未来机器人技术还可能运用于医废处置、餐饮配送、智能陪护关怀及导医咨询等更多医疗场景中。
此外,机器人不光服务在医院的后勤物流中,在对患儿的诊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AI骨龄检测、遗传病辅助诊断系统(GPS)和微信智能客服等。这是一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