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张澍:废除SCI论文作为医生职称晋升的硬性考核指标
2019-03-13
285

SCI论文几乎是每个医生升职路上的困局,也是医改一直要面对的问题。今年两会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提出,SCI论文不能作为医生职称晋升路上的一票否决指标!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按理说评价我的标准应该是手术做得如何、挽救了多少危重病人,但实际的标准却是论文发了多少、影响因子有多少。”某外科副主任医师曾经这样抱怨,这看起来很荒唐,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论文决定一切。

某知名网络问答网站上曾经有人提问:医生超长时间全天候为病人及医院工作,你觉得到底为了什么?得票最高的回答是:混口饭吃。

现在大多数中国的年轻医生面对的处境是这样的:上班时忙于看病、安抚患者、警惕医闹、疲于检查、应付评比、积极完成创收指标,回家后杂务成堆、亲人埋怨、孩子辅导、丈母娘唠叨,忙得焦头烂额。不止身体累,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可谓身心疲惫,这口饭吃得一点都不轻松!

没时间写文论,有的医生也没能力写论文,这是大多数医生面对论文的处境。而无奈的是,现如今中国临床医生评价体系,SCI论文与高级职称的评定、薪资、岗位直接挂钩,医生不得不被逼着写出论文,导致很多医生找“枪手”,比如2017年轰动医界的“107篇论文撤稿事件”,涉及524名医生,119家高校和医院,其中不乏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这样的知名三甲医院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面对大规模医生造假,有人表示,论文本身并没有错,要求医生发表论文也并不是全无益处,但错就错在硬性逼着医生发论文。张澍介绍,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面对病人、服务患者。救一百个人,做一千台手术,都不如发表一篇论文,这种看似很“荒唐”的制度还在无时无刻地煎熬着中国医生的内心。“我不反对在学科层面上让医生有研究能力,多发表好的文章,但不能拼命追求这些东西。一个好的医生,他不一定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很多写出好SCI论文的未必就是一个好医生。”张澍说。

张澍认为,SCI论文正在毁掉一批年轻医生:第一,为了发文章占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不好好学临床;第二,为了发表文章,年轻临床医生写假文章、买版面,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将会成为其一生的污点,对其学术生涯造成重大影响。

张强医生曾言:“没有人认为科研不重要。只是,连基本的人性化关怀都给不了患者的医生,去奢谈科研论文,只是浮躁学术的托词而己,受害的是患者和真正的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必须在提供合格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再谈科研,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的不良医风。”

在张澍看来,解决“惟论文论”的主要方法是找到一种对临床医生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建立临床工作数据库,对医生平时的工作进行数据搜集,比如门诊量、手术量等,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另外建立临床考评专门的系统和专家委员会,对医德、业务水平等一系列的主观、客观指标进行考评。

人的精力有限,拿手术刀的医生和做实验写论文的医生的工作性质差别迥异,评价机制自然应当不同,不能指望医生都既能治大病又能搞科研。医学教育,一方面要培养科研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会看病的医生。如果是科研人才,主要依据论文做指标;如果是临床技术人才,应以临床技能水平做指标。此外,不少医生也表示,他们并不是反对医生写论文,做手术也要靠专业理论支撑,只是希望考评体系应该多维度,权重合理。

希望在未来能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再以SCI论文作为硬性指标。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