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么时代,品牌的价值都无法低估。我们日常消费时,经常追求名牌商品。名牌的打造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不是一朝一夕塑造的,是有强大的品牌内涵价值的。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更需要品牌建设,品牌内涵价值的含金量应该更高。那么,互联网时代,如何成为品牌医生?
医疗品牌包括两个方面,即品牌医院和品牌医生。无论品牌医院或品牌医生,都不是一促而成的,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努力打造。一旦形成品牌,更需要全身心的维护。医生、好医生、优秀医生、知名医生、品牌医生,是医生品牌建立的基本与必然路径。
中国传统的医疗行业塑造品牌医院和品牌医生的模式
以往中国的医疗行业,只注重医院形象的塑造,这使得我们说起知名医院的名称,还能说出十个、八个,但说起知名医生的名字,几乎是哑口无言。同时,以往的医疗行业,主要是以医院的级别高低来彰显医生的价值。比如北京协和医院的主任医师,就远比业务职称相同的省级医院的主任医师价值大许多,受尊敬与信赖的程度也高出许多并以此类推成为定式。除了大医院以外,医生的品牌价值常常以其在学术组织的地位来确定,并以工程院、科学院之类的头衔为最高境界。而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出现,改变和打破了这个传统的定式与模式,从而涌现出张强、于莺等新的品类的品牌医生。
互联网时代,如何成为品牌医生?
在营销与传播的角度,有一个重要的定理,就是认知大于事实。我们不能说张强、于莺就是其所在领域最顶尖的医疗人才,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品牌医生,因为品牌首先是由知名度+美誉度构成的,并有认知大于事实这个市场原理做注脚。
看看于莺微博的粉丝,我们就能对什么叫认知大于事实有所感悟。而就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医院(或研究机构)的什么人是院士,如同我仅仅知道钟南山、郎景和、郭应禄、汪忠镐是院士,其他的都不知道了。也就是说,传统的品牌医生,更多的是行业品牌、鲜为人知;而新的品类的品牌医生,则是行业+社会的品牌医生、地球人都知道,这和我们在临床上倡导的社会—生物—心理的医学模式是异曲同工的。新的时代、新的观念,必将造就和催生新的品牌。而按照以上的逻辑推论,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当代医生成为品牌的基本方法:
首先,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这个世界,有这么一些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也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成为品牌医生,首先要努力成为这类人。
其次,要在一个医疗品类方面真正的学有所长,并有些独门暗器。比如,除了临床技能之外,不管你所在的医院是不是重视无形资产的积淀,但要想成为品牌医生,你要重视。如果你拥有5项国家新型医疗专利,你的品牌价值就会得到极好的第三方印证。
第三,品牌医生要承担社会责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长期在中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论作为患者还是其家属,都极其渴望得到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士的真诚帮助,特别是大医院的专家。这个需求巨大,这个品牌蛋糕也巨大,品牌医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都会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大家看看南方医院肝病专家骆抗先教授的博客及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的微博,会强烈感受到他们受欢迎的程度。中国治疗鱼鳞病的医院、专家很多,为什么北京的张健疗法却最受欢迎?因为已经80高龄的张健教授,其治疗鱼鳞病的方法不仅有国家专利,不仅是以不复发为主要特点,关键是她有一颗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心,常年救助重症并已绝望的鱼鳞病患者,这使得其在鱼鳞病患者中声誉鹊起、备受拥戴。
要成为品牌医生,就要牢记“有意义、差异化、突出性”这三大优秀品牌的特质;就要付出比其他医生更多的努力、牺牲更多的业余时间,并努力使自己站在医疗市场舞台的中央,最终完成从勤奋自信到梦想成功的跨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品牌医生,我们希望出现更多的张强、于莺等人,而要成为品牌医生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因此,让我们所有的医生们一起加油吧!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