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界受贿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地区及相关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实施各种措施,目的是还医疗行业一个“干净”的环境。近日,甘肃省卫健委发文明确,对医师收受“红包”等现象,情节严重者,将吊销其执业证书。
首先,对于受贿作假行为:医师索要、暗示、收受“红包”及贵重物品;或利用工作之便,向患者兜售商品、药品、器械等谋取私利;给他人出具虚假医疗证明、虚假检查报告,伪造篡改销毁病历等;都将受到处罚。
其次,对于医务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在诊疗用药中,不按照诊疗规范开具药品,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在处方点评及行政考核中给予通报者,应被责令个人或机构及时整改,有违法行为依法处理。
最后,对于医院“乱作为”现象:医疗机构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将同一服务项目分解为若干项目收费,可重复使用的医用耗材按一次性材料收费等,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责令限期整改,构成违法的依法查处或移送相关行政机关查处。
对于上述行为情节一般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给予警告,责令医疗机构暂停医师6个月处方权;情节较重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执业活动,责令医疗机构暂停医师处方权;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