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出台政策,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这一举措是否能有效促进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领域,从而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呢?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社会办医的政策要放开,医生自由执业的环境要建立,但是,政府的责任不能丢!”。
对于社会办医,政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廖新波表示,放开非公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只是政府推动社会办医的一个配套政策,这无疑是让本来属于市场的医疗行业回归市场的一种做法。但他认为,目前,价格已经不是制约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救命稻草”,如何用技术取信于民,用服务取悦于民才是非公立医院需要正视的现实。
发展社会办医可以使政府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以回归;医生的劳动价值可以得到社会认可。允许社会办医之后,也必须与一些政策相匹配,比如:医生社会人的地位必须重新建立起来。
除了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廖新波认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最关键的还是要政府行使好自己的责任。廖新波说,医院本来是没有公益性的,非政府办的医院同样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去体现公益性。而政府办的公立医院必须是公益性的。如果政府希望医院通过自负盈亏的办法去提供“公益性”,就是一种不负责任做法。
“社会办医的政策要放开,医生自由执业的环境要建立,但是,政府的责任不能丢!”廖新波说,不管是养医生提供免费服务,还是放医生购买服务,政府都得选其一。政府行使好自己办医的责任之后,明确公立医院是干什么的,才能使社会资本有发挥的余地。
公立医院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万能,但是没有公立医院带来的问题会更大。多元办医可以缓解看病难,但是对于最广大人民在群众的来说,政府办的,真正是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依然承担着最基本的医疗。目前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有过宽的,也有不足的。更多的是不足的。由于不足,很多时候通过“加宽”来维持自身的发展,比如,过度的医疗而忽视基本的预防。
政府在办好和管好基本医疗的同时,放开社会办医的条件,打破公立医院一家独大或垄断而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局面,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让不同的资本根据自己的资本属性去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