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把医患关系拉到了临界点,“看病难、看病贵”长期存在,加上一些医院的逐利行为,导致医患关系被刷上一层“不信任”的底色。这时如果医患沟通不足或者疗效不好,患者的情绪容易“一点就着”,导致冲突。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两起伤医事件,思考发生原因及解决机制。
案件一:晚通知“一分钟”便打人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伤医案”,罗某慧被检察机关指控涉嫌寻衅滋事罪。法庭上,罗某慧表示认罪,并愿意赔偿两名被打医生14万元。
公诉机关指控,2013年10月21日9时30分,被告人罗某慧的祖母在广医二院住院部的重症病房ICU因病抢救无效死亡,罗某慧及其家属埋怨医生告知太晚致其未能见死者最后一面,情绪激动。罗某慧带领家属进入病房旁的医生休息室,主任熊某明出面解释,被围逼到墙角并被谩骂。在谩骂过程中罗某慧用拳头殴打熊某明,致熊某明左侧鼻骨凹陷骨折构成轻伤。在此过程中,医生谢某华下颌有皮下出血、擦伤,右前臂划伤,右上臂有皮下出血,经鉴定属轻微伤。
在庭审中罗某慧陈述:“我奶奶去世后,医生才通知我们。我们情绪很激动,问为什么不让我们见最后一面。医生向我们解释,但没解释清楚,态度还很差,说‘去世了就是去世了’。”
当公诉人问:“你祖母去世多久医生通知了家属?”罗某慧回答“一分钟”。公诉人又问:“去世后一分钟通知你们,你们认为不可以是么?”罗某慧沉默不语。
公诉人继续追问:“你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就可以打人么?”罗某慧答:“不可以。”
公诉机关认为,罗某慧无视国家法律,为发泄情绪,随意殴打他人,致1人轻伤,1人轻微伤,情节恶劣,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最后陈述中,罗某慧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认罪。他表示自己是家中的长男长孙,见奶奶最后一面是其心愿,请法院从轻处罚,并对两名被害人和广医二院表示诚挚歉意。
案件二:肺癌父亲术后猝死 死者之子劫持医生
5月9日,广东东莞东华医院一名医生被一男子劫持。警方与其谈判过程中,被劫持医生趁机挣脱。解救过程中,两名民警受伤。
10日下午,被劫持的张医生告诉记者,该男子姓曾,其父因患中晚期肺癌,5月6日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5月9日下午,曾某父亲自觉良好,便下床活动,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了呼吸急促、出大汗等症状。
张医生说,按照正常疗程,患者术后应在医生检查允许后才能下床活动。但曾父性格倔强,未获得医生授意,不听医生和家人劝告下床活动,这才导致病情恶化。
曾父病情突然恶化后,医生对其进行了急救,急救期间曾某就曾试图拿地上的防滑警示牌砸打医生,被及时制止。曾父病故后,曾某等人离开医院。当晚9时许,张医生在办公室值班,曾某突然手拿尖刀、锤子闯进来,将其他人赶出房间后反锁房门,要挟张医生将他的同事温某叫来。
“我跟他说温医生过来也解决不了问题,他说‘把他捅死,然后我也死’。我打了3次电话后,曾某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张医生说。
东莞东城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前往东华医院处置。据警方介绍,当时曾某一只手勒住人质的脖子,另一只手拿刀顶住人质的肚子。经过一轮谈判后,一名民警得到曾某同意单独进入房内调解。调解过程中,趁曾某不备,人质猛然挣脱控制欲逃出办公室。
曾某发现后持刀追砍人质,被调解民警用盾牌挡住,并被盾牌压到墙边,人质才安全逃离。曾某被民警压到墙边后,用刀刺向调解民警的头部,致民警右耳受伤。民警冼日新的手背部也被曾某划伤。其他民警冲入房内将曾某制服,其中一名民警的手背也被曾某划伤。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专业隔膜引发误会重重 日常科普很重要
连续发生的多起伤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号难挂、脸难看”……患方在医院的这些切身感受,得到了专业人士的理解。
由于不信任、不了解,医患之间存在不少专业隔膜带来的误会。网上曾经流行一个视频,儿科护士打保温箱里的婴儿,在网上引起一片谴责。从专业角度来说,手术后要拍拍孩子,看看孩子有没感觉,这是常规动作。但有人把动作放快了,成了护士打小孩。病人没有学过医,肯定是信息不对称的。
业内人士认为,注重日常科普,正确引导舆论至关重要。“夺走生命的是疾病,不是医生。”中国医师协会信息部主任张帆说,“我们过往的教育里缺乏死亡教育。实际上任何人都在面对健康和死亡问题。如果不能理性看待死亡,患者往往会因为不理性而伤害医生。”
建议:建立第三方处理机制 完善医疗风险救助机制
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计生委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将对医院内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意见的出台旨在遏制、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眼下,医疗体系急须建立的是第三方问题处理机制,让患者可以在遇到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时能够采取法律行动。“医闹”很多时候是无奈之举,现有的正常渠道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是“门槛高”就是“拖不起”。“私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医疗事故鉴定耗时耗力,其结果患者和家属还不一定相信。打官司耗时更长,又回到医疗事故鉴定的轨道。对于医疗纠纷已成的顽疾,需要新办法去解决。
同时,还要完善医疗风险救助机制。专家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产品质量、“窗口期”输血等无过错医疗行为,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和疾病严重等因素导致的医疗损害,占全部医疗纠纷案件的50%以上。针对此类突出问题,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建议应建立医疗风险救助机制,完善医疗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无医疗过错产生的医疗损害,建立输血感染及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等补偿机制,使用无过错机制提出补偿诉求,及时救助患者因损害造成的困难。
在医患矛盾多发期,我们呼吁尽快建立医疗纠纷和事故处理机制,从法律上保障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环境的稳定。同时希望患者及家属遇事冷静,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