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高血压(RHT)患者中,对于哪个是最好的四线治疗药物还没有达成共识。2015年8月,发表在《Nephrology (Carlton)》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控制RHT患者血压上,螺内酯比呋塞米更有效,对蛋白尿也有积极的补充作用。
目的:顽固性高血压(RHT)患者中,对于哪个是最好的四线治疗药物还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估带有袢利尿剂(呋塞米)的利尿剂强化治疗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对RHT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方法:研究人群由30名RHT患者组成,这些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15名患者接受40mg/天的呋塞米治疗,另15名患者接受25mg/天的螺内酯治疗。我们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基线血压为162±8∕90±6mmHg,7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3.3±9.1岁,56.1%患有糖尿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55.8±16.5mL/min/1.73m2。各组患者在基线年龄、性别、糖尿病患者百分比、eGFR、血压、抗高血压药物数量、醛固酮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螺内酯组和呋塞米组患者的收缩压分别降低了24±9.2mmHg(从163.6±8.6降到139.6±8.1mmHg)和13.8±2.8mmHg(从162±7.9降到148±6.4mmHg)(P<0.01)。螺内酯组和呋塞米组的舒张压分别降低了11±8.1mmHg和5.2±2.2mmHg(P<0.01)。6个月时,螺内酯组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显著性降低(从173±268降到14±24mg/g,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仅使用螺内酯治疗与6个月时血压控制到低于140/90mmHg相关。没有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在控制RHT患者血压上,螺内酯比呋塞米更有效,对蛋白尿也有积极的补充作用。螺内酯在轻度肾损伤患者中是安全的,但是应该密切监测血清钾水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选题审校:门鹏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