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价格“两重天”:“以药养医” 何时解?
2014-06-19
187

患者就医,自费、医保的处方价格能相差多大?日前,本有医保卡的张先生因身体不适前去就医,由于忘带医保卡,因此只能自费就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意外的疏忽却让他对自费和医保产生了“两重天”的看法。自费就医和医保就诊的“两重天”背后,终究还是“以药养医”惹的祸!

美国就医:无保险患者药费比有保险的便宜很多倍

高晓松曾在其自媒体平台的《晓说》中介绍了他在美国生活期间的趣事,其中就有他在美国看病的一些感触。他表示,看病前,医生会先问患者有没有保险,如果没有保险,药费会比有保险的便宜很多倍。

那么在与美国商业保险截然不同的“中国式”医保体制下,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呢?

“中国式”就医的窘境

1、所谓望、闻、问、切,医生也只是做到了“闻”

日前,张先生由于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到了医院才发现医保卡忘在家中,但人已经到了医院,想了想再一次来回的“舟车劳顿”,张先生决定自费就诊。

排队、挂号一切顺利,在等待了约30分钟后,张先生见到了医生。坐在“患者椅”上,张先生就开始细说起了病情。而此时,医生则只是“自顾自”地盯着电脑、手握鼠标忙碌地点击着,但是并没有对张先生的回答做出太多反馈。

待张先生介绍完病情,医生抬头看了眼他,以为会得到医生回馈的张先生,却听到了打印机的“吱吱吱”,原来处方已经开好,只等着打印了。这让张先生极为疑惑,“所谓望、闻、问、切,医生也只是做到了‘闻’而已,起码的‘望’都没有做到啊。”

对于自己简单说明病情后,处方便开出了,张先生的吃惊不无道理。事实上,让张先生更为吃惊的还在后面。

2、处方价格“两重天”:自费、医保相差15倍

当张先生拿起医药处方一看,他原以为只是简单的小病,医生竟开出300多元的药费。随后,张先生表示,自己未用医保卡,属于自费就诊,能不能开一些便宜的药。医生听后,脸上明显“挂”上了些许的不悦,但也未拒绝。医生随即将这份医药处方撕碎,又重新开了一份。

拿到这份新的处方后,张先生更加吃惊了。新的处方的药费总额竟然仅20多元,这与刚刚的那份医药处方相比,相差了近15倍。

“简直就是刚刚那份处方的一个零头啊!”张先生这次是真的“疑惑”了,为何前后两份不同的处方,药费差距这么大呢?自费就医和医保就诊的“两重天”中,其猫腻到底在哪呢?

因为第一份处方已被医生撕毁,张先生依靠其依稀的记忆表示,药品的数量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新处方里面的药是属于“便宜没好货”还是“价廉物美”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某医院的西药房负责人,她笑着对记者表示,虽然相差了300元,但并不能代表第二份处方里面的药就不如第一份,虽然可能存在更加对症和有效成分的比例高等因素。但是对于这近15倍的差价,她表示,“这肯定还是与医生的‘福利’相关。”“第二份药那么便宜,医生应该是基本拿不到‘福利’的,而第一份药里面的‘福利’应该少不了。”

“以药养医”何时才能真正终结?

看来,自费就医和医保就诊的“两重天”背后,终究还是“以药养医”。要想破除这个“魔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人说,医改说到底就是“药改”,不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模式,就不可能改变药价虚假的现状,但“药价虚高”、“看病贵”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地认定就是医院、医生的问题,多年的医改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我们的公立医院曾经无一例外都是财政差额拨款,而医生诊疗行为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价,想不开大处方“以药补医”很难。

取消“以药养医”后,如何寻找医院收入的替代来源,维系医院良性运作,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

“以药养医”是国家早年财政紧张、为了补贴医院而制定的一项临时性政策。当年是不给钱给政策,现在要砍掉“以药养医”,不给政策自然得给钱,增加对医院的财政保障,才能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回到“以医养医”上来,医生诊疗费定价偏低现状就得改变。只有这样,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如此医改,才能获得更坚实的民意支撑。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