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桥接治疗是指停止现有的常规抗凝治疗,改用皮下低分子量肝素注射,以尽可能减少房颤患者脱离规律抗凝治疗的时间,最小化患者围手术期血栓事件风险。抗凝桥接治疗的必要性是目前临床中关注的一个问题。2015年8月,发表于《N Engl J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放弃桥接抗凝治疗非劣效于围手术期的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并能降低大出血的风险。
背景:对于因择期手术或其他选择性侵入性治疗而需要中断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而言,是否有必要进行桥接抗凝治疗尚属未知。研究人员假设,对于预防围手术期动脉血栓栓塞,放弃桥接抗凝治疗非劣效于低分子肝素的桥接治疗,并且对于大出血事件,放弃桥接抗凝治疗比桥接治疗要有优势。
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对象为围手术期中断华法林治疗后,随机分配到接受低分子肝素(达肝素100IU/kg体重)的桥接抗凝治疗或配对的安慰剂治疗的组中,两组的给药方式都是皮下注射,给药时间是从手术前的3天到手术前的24小时,以及术后的5~10天,每天两次。术前5天停止华法林治疗,术后24小时内恢复使用。患者随访持续到术后的30天。首要结局为动脉血栓栓塞(卒中、全身性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大出血。
结果:总共入组了1884名患者,950人分配到非桥接治疗组,934人分配到桥接治疗组。非桥接治疗组和桥接治疗组的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4%和0.3%(风险差异,0.1%;95% CI,-0.6~0.8;非劣效性P=0.01)。两组的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和3.2%(相对风险,0.41;95% CI,0.20~0.78;优越性的P=0.005)。
结论:因择期手术或其他择期侵袭性治疗而中断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对于预防动脉血栓栓塞,放弃桥接抗凝治疗非劣效于围手术期的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并能降低大出血的风险。
(选题审校:李慧博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