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一个医生和患者都难以接受的字眼。误诊带给人们的常常是过山车般的振荡:有的“起死回生”,虚惊一场;有的贻误病情,丧失生命。有多少患者遭遇过误诊?国内误诊率究竟有多高?对此,我国迄今没有官方的数字。但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病例并不鲜见。那么,医患双方应怎样对待误诊呢?
误诊,对医生和患者而言,都是噩梦。它伤害患者的身心,也损害医生的形象和自信。一项研究发现,误诊造成病情复杂化的占36.58%,导致病情恶化甚至致残或死亡的占4.14%。
一名经历误诊患者的自述
山东济南某企业负责人徐礼强(化名)提及长达两年的误诊经历说:“就像一场又一场噩梦。”
2010年12月,徐礼强因消化不好、呕吐、肚子胀前往济南市一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院检查认为有幽门螺杆菌,吃两周药后症状复发。后到一家山东省级大医院消化内科作CT、胃镜、B超等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胃潴溜、胃扭转。他又去一家中医院的消化科就医,被诊断为十二指肠狭窄。折腾两年后,徐礼强身体急剧恶化,体重锐减,只能接受鼻饲。2013年1月,他被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诊断为膈氙,并于3月在北京接受手术。
在众多被误诊的人当中,像徐礼强这样尚能苟活下来的已属幸运。从1990年就开始对国内误诊率进行调研的《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介绍说,近年来误诊率并没有因为现代设备的增加而降低。
缘何会误诊?
误诊有医生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的原因,还与个体差异和病症的复杂性、技术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如江西3名患者都因骨头痛被基层医院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痛和腰椎痛,后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CT等检查,被确诊癌症骨转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蒋泽先说,这些误诊一方面是没有典型症状,另一方面是因为基层医院缺乏检查设备和技术条件。
据悉,国内外文献中样本量提及的误诊率在20%~40%,但在国内没有准确的统计。任何一个新病种的出现,都要经历“不认识-逐渐认识-熟悉-掌握”的过程。在不认识的阶段难免发生误诊,甚至误诊率很高;对早已熟悉的疾病,由于病人个体差异,也有可能让医生感到“困惑”,难免出现误判。尽管医学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是这种代价越少越好。
误诊随时存在,无法实现“零概率”
误诊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伤害,那么误诊本身能否避免?受访专家直言,误诊“零概率”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科学。这或许是误诊真正的“痛”。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指出,“误诊随时存在,不论医院大小,都不可避免。现在医学对人体秘密的认知仅有很小一部分。老百姓对误诊都不太接受,但这正是医学的风险所在,它合理存在但不合情。”
基层医院误诊率偏高?
一般人们认为,基层医院由于诊断设备和接诊病人的局限性,误诊率会比大医院高,其实不然。基层医院对疑难疾病误诊率可能偏高,而对基层发病率高的疾病,其判断水平却高过大医院。
陈晓红对1.6万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析发现,总误诊率14%,基层医院误诊率约8%,二级医院27%,而三级医院最高达37%。“这说明,无论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医生只有认识了面对的疾病才能准确诊断。同时也提醒患者,不要迷信大医院。”
如何减少误诊率?
“只有正视误诊,才能降低误诊率,才能减少误诊带来的伤害。”多位受访专家如是说。临床医生不能因为误诊的客观存在而放松对技术和责任心的要求。生命伦理学有个“不伤害”原则,医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
“对医生来说误诊可能是万分之一,对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蒋泽先认为,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流程和敬业的精神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以口腔癌为例,如果用消炎药7天患者症状没有消除,就要做活检,或送上级医院或组织专家会诊,而不应再独立操作。减少误诊率,关键在医方。作为患者以性命相托的医生,一定要增强责任心,提高医德医术,努力降低误诊率。
医生要从误诊中吸取教训。临床医生面对自己的诊断失误,勇于撰写误诊文献,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高尚研究,也为后人提供前车之鉴。误诊文献是珍贵的临床资源,能帮助医院、医生完善诊断技术和提高诊断思路。但我国医学文献年均发表数量50万篇,误诊文献仅占其中1.5%。
有的医院为了避免误诊引发的医患纠纷,则让患者过度检查。蒋泽先认为,适度检查和过度检查之间的度很难把握,只要医生不是出于私心、为了个人利益,就不应该认为是过度检查。“在临床治疗中,有的患者确实是多做了检查,但很多检查不得不去做,因为有的疾病隐藏得很深。”
不管是误诊文献少,还是过度检查,都表明了医生面对误诊的畏惧和不敢担当心理。究其原因,与国家缺少相应的制度支持不无关系。医学的风险,不应由医院或医生来承担,国家应设立保险或基金来支持。在医院医生无过错的情况下,误诊也能被担当,患者能获得补偿。
可以肯定,所有的医生都不想对自己的病人造成误诊。但医生并不是神,医生对所有疾病的认知不可能做到完全深入。误诊是无法实现“零概率”的,只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去避免误诊!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