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促使成人急淋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改善?
2016-03-30
503

2016年2月,发表在《Leukemia》上的一项全国性基于人群的研究对荷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研究参与和生存期的趋势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70岁以下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生存期均得到改善。

该项研究收集1989年至2012年期间,向荷兰癌症注册处报告的1883例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有)的患者信息,这项基于全国人群的研究评估了治疗、研究参与和生存期的趋势。

将患者分为四个阶段和五个年龄组(1~24、25~39、40~59、60~69和大于或等于70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应用,特别是降低强度调节的alloSCT使用,可使患者年龄增加到70岁。研究中5组的纳入率分别为67、66、55、58和0%。70岁以下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生存期得到改善。5个年龄组在2007~2012期间的五年相对生存期分别为75、57、37、22和5%。同一时期,在年龄为18~39岁的患者中,单独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68%,alloSCT组为66%。对40岁~69岁的患者,相应的估计值分别为24和41%。在18~39岁的患者中观察到显著的生存率改善,或可主要解释为自2005年以来基于儿童的方案的实施,同时在40~69岁的患者中,RIC-alloSCT实施的增加促使生存率得到了改善。

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的患者结局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表明需要开展关于老年人的特殊研究。

(选题审校:陈恳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