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深圳11家市属公立医院目前医疗欠费累积达到8157万元,欠费人数有8000多人。欠费的不全是病人,还包括社保和保险公司。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全国各大医院都出现过,比如,南京的大医院几乎每年要遭上百万的欠费。巨额欠费成为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心头之痛。巨额的医疗欠款又该由谁来买单呢?
医院遭欠款 上百万是常有的事
对于患者“逃费”,每家医院几乎都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事情不是偶发,几乎每家大医院都遭遇过。医院愿意吃“闷亏”是怕更多的患者去效仿,到时候,受到更大的伤害。个别时候,医院迫于无奈,会向媒体求助。
“逃费”患者在南京各大医院均不鲜见,让各大医院头疼的是这些没有行为能力,被监护人抛弃在医院的患者。去年,曾有报道,一位百岁老人康复了还被“丢弃”在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相关人员说,这样的事情经常遇到。“我们一年各种情况会拖欠200~300万之间。急诊抢救的病人我们手术做完了,他好了以后拔腿就跑,没有办法。对逃费的病人,医院不可能一年打几十个官司要钱,医院也没那个精力,只能自认倒霉。”他说。对于这种事情,他们也很无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相关人员说,他们医院每年也有上百万的逃款。其实,医院也是有相关制度的,首先是催促缴费,如果不行就采取其他方法,比如,有病人如果有欠款且有恶意欠款的苗头,那么,对于该病人的治疗就只能是维持性的治疗。
欠费“窟窿”谁来填?
有一些医护人员叫苦不迭,因为如果有“逃费患者”,那么,费用将由科室的医护人员来“平摊”。那么,在南京的医疗机构,拖欠下来的医药费窟窿谁来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相关人员说,大头基本上由医院来“买单”,少部分由科室来承担。江苏省中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医院的欠费多数是由医院层面来承担,不能让医护人员承担这么大压力。
当然,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各大医院也从制度上来管理,比如,有一些医院规定:一旦欠费,以后不能开药,不能开检查,电脑上这些项目都开不出来了。
经调查发现,这样的“逃费”重灾区是在急诊。虽然医生护士有负责“催缴”的责任,但不可能24小时看着他。我们国家诚信体系较差,患者以各种理由欠费以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虽然有法律途径,可执行起来很困难。另外,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
怎样减少或杜绝欠费现象?
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债权让渡”机制。由于医院缺少向患者索债的专业能力,“先治病,后付款”的高调道德,最后可能被部分人钻空子,入院时称没钱,治好后就溜之大吉,留下一摊账单。让催债能力远远逊于手术刀技术的医生离开医疗室到民间催债,不仅是一种专业浪费,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必须得把医院的非医疗责任的债务,打包后出售给另一专门机构,由这一机构代为执行债权。这一机构可以集中专业力量追诉恶意逃债者,向医保单位追讨医疗赔付,并向有社会救助义务的慈善机构、红十字会、政府的民政基金等提出专业救助申请。
非医疗事故的债务脱离医院,转移给专业性机构后,也并不是万事大吉,当专业机构实现债权的商业可能性低时,他们不会乐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必须在社会上有多重替代债务人之时,这样的商业可能性才会变多。所以,下一步就是如何打造充足的社会化的替代债务人。
依海外经验,社会有暴力侵权受害者基金,受害者不仅可以从这一基金中获得赔偿,医疗部门也可以从这一基金中获得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赔付。另外,很多国家都有个人破产制,个人破产制的执行,有利于制约那些恶意躲逃债务的人,使他们在制度的引导下最终选择自觉缴纳医疗欠费,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已利大于弊。当然,最终解决方案在于不断充实医保,降低看病痛感和欠费的可能性。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