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几起杀医事件引起举国震动。而据我们统计,杀医案总是与疾病“治而不好”、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折磨有关。而重大伤医案中最多的是耳鼻喉科,为何耳鼻喉科医生频繁受害?他们怎样才能避免受伤害呢?
耳鼻喉科成了高风险科室
近年来重大伤医案中最多的是耳鼻喉科,河南新乡二院代文红医生被刀刺死亡、北京同仁医院徐文医生被砍重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邢志敏教授被刺伤颈部血管、深圳鹏程医院被砍伤4名医务人员、温岭第一医院王云杰医生被砍致死、齐齐哈尔北钢医院孙东涛医生被殴打致死。为何耳鼻喉科医生频繁受害?
耳鼻喉科医生屡遭个别患者袭击,其中存在一定的专业原因:耳鼻喉科的疾病,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致人死命,这导致了对应的许多治疗不具有救人于危难之中的特点,许多人到该科接受治疗,是希望减少一些因相关疾病带来的不适感觉。因此,他们对治疗后副反应、并发症的承受能力较低。而耳鼻喉治疗的一些副反应,就让人极不舒服,如空鼻症,它会导致鼻腔湿润和过滤空气的功能丧失,使得病人呼吸道始终存于干燥状态,伴生着不适。这样的情形,很容易让病人产生“聋子治成哑巴”的错觉,招致不满情绪。
而耳鼻喉科疾病,又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上述气道干燥问题,可能影响病人的每一次呼吸,让他们找不到缓冲时机。而一些类似说话声音怪异、吞咽不痛快的感觉,也会随时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这些问题极易导致病人的不满升级。
当然,打量耳鼻喉科医生的频繁受害,还须置于医患冲突频发的框架中来。眼下,国内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时,缺乏一个病人能畅快投诉的机构或渠道,许多医院解决医患纠纷的方法就是让病人去找主诊医生,缺乏基本的劝解措施,将矛盾双方推到了一个全然没有裁判的理论台,为过激行为的产生埋下祸根。耳鼻喉科医生,正是机制不彰的一大受害群体。
耳鼻喉科医生怎样避免受伤害?
一次次弑医血案,引发深思:耳鼻喉科医生怎样避免受伤害?下面就让我们以最为常见的鼻炎为例进行分析。
过敏性鼻炎是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喷嚏、清涕、鼻塞、鼻痒,伴眼痒、耳痒和咽痒。鼻腔由于长期过敏炎症刺激和外力作用,使粘膜增生,鼻下甲肥大、鼻息肉生成和鼻中隔弯曲,这些病理改变致鼻腔受阻,通气不畅,呼吸费力,生活造成极大痛苦,患者长期困扰,伴有烦躁、苦恼、焦虑、甚至愤怒等心理障碍表现,精神处于被激惹状态。
这时患者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实施手术解除阻塞,缓解了通气,近期效果尚好。关键在此节点上,患者认为手术没事了,医生认为治疗结束了,但是隐患开始了,法律术语叫“案结事未了”,局部症状虽有改善,全身过敏体质和过敏原没有解除,就像冬季屋檐下的冰柱被敲掉了,低气温会继续长出冰柱,这就是为什么术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症状,患者认为鼻炎没治好,医生认为治疗终结了,结果双方反复交涉,矛盾加重,冲突升级,伤医事件发生。
那么,面对此类鼻炎患者,医生应该怎么办?
首先,耳鼻喉科首诊医生按照新医学模式,从心理上有效沟通,告知病因、病理、表现,全面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二、签署双方都有一份的手术知情同意书,载明:术后要避免接触变应原(尘螨、花粉、宠物、烟雾等),配合使用抗组胺、抗白三烯、鼻内抗胆碱能药;鼻用糖皮质激素(伯克纳或辅舒良)、免疫疗法和中药。手术只是缓解和减轻症状,不能治愈;
三、术后请内科和变态反应科会诊,进行必要的全身综合治疗;
四、定期复诊,给予后续治疗。鼻炎需要多学科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了,医患关系融洽了,信息沟通了,误会消除了,伤医事件就会避免发生。
在国外,耳鼻喉科的重要性可以排在所有科室里面的前三名。但在我国,一些医院将耳鼻喉科作为小科室管理。无论是医院管理层还是医务人员,甚至是患者,会出现“耳鼻喉疾病远远不如心脏疾病严重”的认识误区。因此,医院管理层应重视耳鼻喉科的重要性,医务人员也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全面完善就诊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