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中国台湾学者发表在《J Am Heart Assoc》的一项研究,对亚洲房颤患者不同利伐沙班剂量标准进行比较(ROCKET AF或J-ROCKET AF试验)。
背景:ROCKET AF(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每天一次口服vs维生素K拮抗剂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和栓塞试验)比较了利伐沙班(20/15mg/d)vs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效果。另一项单独的试验,J-ROCKET AF(日本ROCKET AF)比较了利伐沙班(15/10mg/d)vs华法林在日本房颤患者中的使用。J-ROCKET AF标准下的利伐沙班剂量与华法林和ROCKET AF剂量标准的比较相关研究数据有限。
方法和结果:该回顾性研究使用了台湾多中心医疗机构的数据,共纳入3162名利伐沙班使用者。在2320名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50 mL/min/1.73 m2的患者中,分别有384和1936人接受了ROCKET AF(20mg/d)和J-ROCKET AF(15mg/d)推荐的剂量。842名eGFR<50mL/min/1.73m2的患者中,分别有422和420人接受了ROCKET AF(15mg/d)和J-ROCKET AF(10mg/d)推荐的剂量。总共纳入2053名接受华法林的房颤患者。ROCKET AF或J-ROCKET AF剂量标准下的利伐沙班,其血栓栓塞风险都与华法林相当,但是出血风险比华法林低。eGFR≥50mL/min/1.73m2的患者中,临床事件风险在2个利伐沙班剂量标准间无显著性差异。eGFR<50mL/min/1.73m2的患者中,与J-ROCKET AF剂量相比,ROCKET AF剂量与较高的大出血风险相关(HR,2.70;P=0.0445),缺血性事件无显著差异。
结论:亚洲房颤患者中,不论肾功能如何,J-ROCKET AF剂量与ROCKET AF剂量同样有效。eGFR<50mL/min/1.73m2的患者中,大出血风险在J-ROCKET AF剂量下较低。与华法林相比,两种剂量标准下的利伐沙班都有效,甚至更安全。
(选题审校:王楚慧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