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在9月~11月集中整治收回扣、医药违规营销以及不合理诊疗等行为。检查对象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诊所覆盖50%以上。医务人员要注意,千万别踩雷!
《通知》强调,重点开展对医务人员规范检查、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等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围绕处方(医嘱)权限、知情同意、批准程序、外购药品院内使用和用药安全保障等方面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
同时,《通知》还提出,将不合理诊疗行为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监督评价。对违反诊疗常规、诱导医疗和过度医疗等严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和信用体系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这些雷区千万不能踩
基层医生的一些行为可能不经意间就触碰了“红线”,自己或许还全然不知。除商业目的的“统方”、接受药品药械回扣外,这些行为也要规避:
1.医务人员接受医药企业为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行为;
2.医务人员通过介绍患者到其他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或购买医药产品等收取提成的行为;
3.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参与医药产品、食品、保健品等商品推销活动的行为。
4.重点检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行为;
5.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医疗活动中(包括在介绍入院、检查、治疗、手术等环节)索取或收受患者及其家属以各种名义赠送的“红包”礼金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违规违法行为;
6.医务人员利用任何途径和方式为商业目的统计医师个人及临床科室有关药品、医用耗材的用量信息,为医药营销人员统计提供便利的行为;
7.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药房等区域出现医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违规向医务人员推销药品、医疗器械,进行商业洽谈的行为。
不久前,沈阳传出多名医药代表被带走的消息,北京一家知名医院也发布了一份《捕捉代表的说明》。可以看出,目前各地医疗机构对上述行为的管理非常严格,这个时候若有医疗机构“开绿灯”,恐怕是往枪口上撞。
规范诊所“特色、自创”等技术
限制输液对于诊所而言无疑是一个“紧箍咒”,而且越来越紧。随着“特色疗法”、“自创技术”等字眼的频繁出现,逐渐成为吸引患者、增加个体医疗经营者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通知》提出,尤其对“特色、自创”等技术要进行规范,对夸大宣传或发布虚假信息的依法查处。
诊所在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技术是否规范。同时,诊所更不能在网站、微信或朋友圈中夸大或虚假宣传。
民营医院专项整治也在列 需警惕
《通知》提出,启动民营医院管理年专项行动,加大部门间联合执法力度。
重点检查和整治民营医院保健、健康体检、医疗美容、生殖(不孕不育)、泌尿、皮肤(性传播疾病)、妇产、肿瘤、精神、眼科等社会办医活跃、出现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
这意味着医疗行业下半年的大督查行动即将开始,民营医疗行业也应继续保持警惕!
自7月26日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以来,大部分地方都在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回扣、统方、不合理用药等都是作风整治的重点目标。显然,本次行业行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落地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会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卫健委发文,向这类医生「开刀」,9月起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