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医改政策频发,尤其是带量采购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院内药房的运营模式开始变得不合时宜,面临的政策风险也越来越大,好景不长了。近日,广州一批三甲医院内的“自费药房”正式解散清算。院内药房即将成为过去式,与此同时,医院认证药店成趋势。
院内药房即将成为过去式
所谓院内自费药房,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便民药房、院内药房,与医院自己内部的门诊药房毫无关系。这类药房大多为公私合营,一种是开在院内的自费药房,前身是医院的自建药房,医药分家后,医院将其托管出去;另一种是由医院成立、公司经营的药房,开在院内或是医院附近。院内自费药房用药不计入医院医生考核,等于医院成立一个赚外快的部门。
行业人士指出,尽管院内药房披着医药分开的外衣,但实际上,这一举措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首先是加重病人负担。由于院内药房主要出于医院自身目的,规避药占比、规避药品零差率,看起来是方便患者,但实际上可能会将医保目录内药品换成目录外药品,集采中标品种换成了流标品种,变相加重了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其次是存在政策风险。新医改的目的之一是促成医药分家,切断医与药的利益联系,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但院内药房并没有达到这种目的,而且为规避药品采购使用政策提供了“暗道”,消减了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积极作用。
院内药房虽然利润大,但是自从“创新药入院难”现象被广泛关注后,面临的政策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一大批三甲医院院内药房的解散,“院内药房”似乎已成过去式。
医院认证药店成趋势
在处方外流的大背景下,院内药店的取消,为院外用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良机。有观点认为,随着这些院内药房的解散,院外药店就成了这部分市场的接盘者。
然而,这个结论似乎下得早了点,另一种判断是——“医院认证药店”模式将兴起,并且,这一模式正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
今年河南两会,河南省政协委员陈威认为,医院认证药店是路径之一。在陈威看来,采取医院认证药店的方式,既能做到药品质量的闭环管理,又以药店为服务场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专业化药学服务。
类似的提案在广东两会上也引起了热议。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提出,建立健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数据共享方式和制度。
今年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最新的《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院认证药店显然是国家认可的改革方向之一。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此前发布《互联网医院社会药房遴选征集公告》,明确了乐山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社会药房遴选标准,包含资质条件、场所要求、人员管理、药品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等五个方面。
从各地相继发出的“医院认证药店”相关文件和政策来看,为了更好地促进处方外流,医院认证药店似乎已成趋势。
总而言之,新医改正在积极促进处方自由流动,并探索零售药房的医保报销模式。而多部门也正在联合治理不合规推广,破除医药领域的沉疴积弊。在此背景下,院内药房迎来监管政策,也或将是早晚的事情。业内预计,未来随着处方外流的不断加速,相比院内药房,院外零售市场或将迎来持续利好。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院内药房”解散!医院认证药店模式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