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医生收入定价违背价值规律
2014-10-11
515

在各地的医改中,频频有关于医生收入的规定,如,医生的收入不与开药挂钩,不与医院收入挂钩,或者村医年收入不得低于多少多少元等等,政府给医生的收入定价或许是好事,这是为了保障医生的基本收入,但是,医生的价值体现在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中,这种人为地规定做法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

在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并没有体现其劳动价值,实际上,政府给医生定的挂号费只有几元,或者几十元,这样的规定,势必形成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不好一个样的局面,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此外,一些地方为了保障村医的收入,也是出台文件要求村医的后入不得低于某个水平。比如,近期,武汉提出“村医”的年收入不低于2.5万元。对此,一位村医网友直呼:医改完蛋。

为医生的收入定价为什么遭遇村医“完蛋”的评论?

首先,政策规定医生收入违背价值规律。按照国家规定,村医报酬主要来源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助、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等三个方面,村医能拿多少钱,必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而且“考核后按其实际工作量”拨付。但是,不考虑村医的实际工作情况,就事先规定一个价格,实际上也是无法体现村医的劳动价值的。

此外,这个规定的数字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标准太低。甚至属于拖后腿的情况。那么这样的规定又有什么意义?

想要让医生拿到合理的收入,就应该让市场来定价,人为规定一个价格,不负责任,也很荒唐。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