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出台多项措施加强防控工作,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其中对出入重点防控地区的人员,要求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核酸检测报告关乎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女子在医院工作帮家人伪造核酸证明 四人被行拘
2月3日下午,三名旅客手持2月4日出具的核酸检测报告到保定站乘车。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告知民警。面对民警的询问,三人始终闪烁其词。经工作,三人承认,因乘车需要核酸检测报告,但又嫌麻烦,便让在医院工作的家人翟某某伪造核酸检测报告。
目前,翟某某因伪造证明文件,被石家庄铁路公安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翟某、邢某、邢某某因使用伪造的证明文件,分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伪造核酸证明行为并不鲜见
伪造核酸证明的行为,时有发生。
2021年12月,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法人员在核查登轮证申请材料时发现,孙某等5人提交的核酸检测证明有问题。边检部门随即将5人移交长航公安南通分局南通派出所处理。经调查,5人的核酸检测报告系伪造,均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1月2日,江苏淮安货车司机纪某峰与老板侯某产生纠纷,纪某峰举报侯某伪造核酸证明。经查,侯某半年66次伪造核酸报告帮助纪某峰等两名司机应付高速公路检查。最终,侯某被行拘12天、2名司机被行拘10天。
疫情防控 容不得半点“想当然”和侥幸心理
造假者如果身体健康而只是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的,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或其它行政处罚;但如果存在多次要求他人伪造核酸检测证明,违反疫情防控政策,逃避正常检查的行为,以及如果最终检测证明其是确诊患者、病原携带者,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危害公共安全,可能会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不论是持有、利用核酸检测报告的“买家”,还是帮助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卖家”,均需负法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者甚至可入刑。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五款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在疫情防控形势常态化期间,任何弄虚作假都是对公共利益的冒犯,同时也是对法律的挑衅。只有守住红线,才能捍卫底线。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女子在医院工作帮家人伪造核酸证明乘车,四人全被行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