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和教育部从2011年开始联合推行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制度,寻求更适合中国的、更能培养优秀医生的规陪模式,力求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医学教育学制学位的多轨并存,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政策措施、条件保障等。
前段时间卫计委有文件表明,将把临床七年制本硕连读改为八年制,形成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要想贯彻好这一个文件,需要各个医学院校的积极配合,重点工作实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 五年制本科教育改革
在“5+3”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5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是基础。随着医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很多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却有所下降,为了提高医学本科教育水平,让医学生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医学院校应该积极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多使用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医学综合能力,不仅仅在临床水平上,要在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卫生管理等方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 硕士与住院医生的紧密衔接
医学硕士就像是军队中刚刚走出军校就要当干部的毕业生,需要一段时间真正的适应临床当医生的感觉。因此,在硕士与住院医师之间需要有一个紧密衔接的规范化培训,确保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等4个证书。因此从2015年起,要全面实施八年制临床毕业本硕连读的模式,为的就是能更好的让优秀的医学生尽快适应医生的角色,迅速投身于医生行业中。同时,对于同等学力人员,也就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相关部门将会为他们制定多样化和多途径选择,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深造。另外,相关部门也会积极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衔接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
三 基层全科医生培养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水平和三甲大医院的水平相差太大,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因此,积极开展全科医生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基层医生不同于专科医生的培养,它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定向培训,也就是3年专科教育加2年助理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与此同时,为了要能留得住人才,基层医院应该加强医学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政策保障,既要用感情留人,还要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四 医学生医德教育
俗话说得好,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学教育尤其应当强调以德为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培养全过程。要把医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医德教育与思政课、医学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的渗透融合,强化医德典型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要把医德教育融入学生临床实习,发挥好医院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医德考核,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开展医德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自觉提高医德修养。
五 教育结构适应卫生行业需求
由于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青睐医学领域,特别是临床医学,在很多年以后医学岗位将出现人才井喷的现象,从而导致竞争压力过大而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本科招生规模应该把握好医学教育发展规模,招生人数应适度增加,既可以提高入学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让他们在健康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完整的培养。
六 改革机制的条件保障
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协调,形成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才能为改革提供更好的后勤支持和保障工作。同时,各医学院校要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要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医学教育新局面,为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