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药代表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进医院的大门都很困难,而且医生也都躲着,很多医院都安排了保安专门盯着,那阵势就和防贼似的。另据消息称,美国某大型药企在中国正大幅裁减医药代表,涉及人数达上千人,其中也包括总监级高级管理人员。在药代“饱受打击”的境况下,一种沟通医药相关各方的“医学联络员”模式正在医药界悄悄地流行。
医药代表应不应该存在?
曾经,医药代表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医生和药厂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如今,医药代表变成了行贿、高药价的代名词。
日前,一份《广东省卫计委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巡查暗访情况第二期通报》的文件流出,文件通报了广州市41家医院的暗访结果,并责令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在内的5家医院限期整改。从通报内容来看,暗访内容非常详细,凡是与疑似医药代表接触的情况均会被通报。据悉,珠江医院一位医生,因为被暗访到与药代有接触(只是被拍摄到有接触的情况,并未涉及钱、物),被卫计委要求处理,结果医院将其开除。
一时之间,“珍爱生命,远离医药代表”成为医生之间的互相安慰。人们也开始讨论:医药代表应不应该存在?
有人认为,医药代表能帮助医生更深入了解药品的性能特点,有助公司提高产品销售率;也有人认为,医药代表会导致医生凭回扣多少开药而非按治疗需要开药,助长医疗部门的腐败现象,并且间接导致药价虚高。
不久前,网络上发起了一个投票:10年以后,药代还存不存在?近半数人认为药代将会消失。
医药代表这一职业在人们眼里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而且如果仅仅是把医药代表这个行业取消,却没能解决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那么所起作用只能是隔靴搔痒。就好像当年广州政府为整治飞车抢夺的犯罪行为,而采取的全城禁摩托行动,如果不是结合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有效打击,单纯禁摩,还会衍生出其他的作案交通工具,比如小汽车等等。
医药代表退潮 医学联络员兴起
最初医药代表的定位就是给医生、患者带来药学知识、药品禁忌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向医生传达前沿的学术知识,来搭建平台。但如今,国内的医药代表却不断陷入舆论漩涡。在这种情况下,药企的营销,尤其是传统的学术营销将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
在医药代表“退潮”的情况下,一种沟通医药相关各方的“医学联络”模式开始慢慢流行。
所谓医学联络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与相同治疗领域(如肿瘤、中枢神经、心血管等)的学术领导者保持密切的关系;此外,医学联络员还是各自制药企业内部的专家,负责开发教学材料并为项目提供支持。对医学联络员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多方面的,包括和专家的沟通,科学上的建树,研究以及相关出版物等;而现在医药代表的工作则是直接与医生沟通,考核标准就是销售的达成率。
近半年来,药企对医学联络员或者医学专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某业内人士表示,医学联络员(或团队)在药企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设置医学联络员的团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3000名医学联络员,而未来这一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20%。同时相关行业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对医学联络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尤为突出。
在百度搜索嵌入“医学联络员”后,首先弹出的第一链接都是医学联络员的招聘信息,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类招聘信息更是活跃。
或换汤不换药
对于医学联络员的兴起,有专家认为,跨国药企裁减医药代表并意图在销售模式上求变,推出“医学联络员”的身份多是当下医疗反腐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而这种身份的改变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并不会有所改变。
据悉,现在也有一部分跨国药企意图和一些咨询公司合作,将医药代表这种业务划到咨询公司去,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虽然形式上有很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行业本身没有本质的变化。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并不会解决医药代表暴露出来的问题现状。医药代表的出现是有其基础的,基础不改变那么这个行业也会继续存在的。不管医药代表怎么称呼,它的本质就是销售人员。
同时,有专家也表示,像目前南京等地推出的医药代表资格考试等准入式的监管也多是形式上的。所谓的行政准入解决不了道德与监管的问题,虽然可能会总体上提高医药代表的水平,但是解决不了这个行业暴露的根本问题。
医药腐败根源在医疗机构定价机制
医药代表现在搞得很乱,医药代表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但根本原因却不是出在医药代表身上,而出在体制上。最需要解决的是医生获益的问题即医生通过医术去获益还是通过药品去获益?
当所有的药企都成了“坏人”,它们是违法的,但也同样说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它们。归根到底整个医药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商业贿赂的问题,都是整个行政定价机制造成的。
当前,医院或医生的来源主要是药品收益或器材设备检查项目的收费,这其中医生的收入至少一大部分来自药品盈利的灰色地带。在目前的行政定价体制下,很多医疗机构往往用药时是成心用贵的,如此他们的收入才能高,他们的医生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公立医院的盈利模式不去改变的话,那么医药行业的这种现状不会有大的改变。
政府只有从价格管制的角色转化成政府购买的角色,建立医保购买制度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所谓的医保购买制度则是医保机构代表患者集体去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参与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的购买,从而摆脱患者被过度医疗等问题。如果整个行政定价制度得以破除,并把医保购买制度完善,那么像医药界类似商业贿赂等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在医保购买制度下,医疗机构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也能赚得很多,它也就不会放任医疗回扣之类的事情发生,医药代表也能回溯正源。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