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医生》赢口碑 为人文医疗做荧屏注脚
2014-12-18
180

就在赵宝刚新剧《青年医生》遭遇“不专业”吐槽的同期,某卫视正在播出的中国首个职业医生真人秀《因为是医生》却因其平实真实赢得良好口碑,在医疗行业人士尤其是医学院的年轻人中逐渐成为朋友圈的热议话题,为人文医疗做了很好的荧屏注脚。

《因为是医生》独辟蹊径赢口碑

作为以素人医生为主角的医疗人文真人秀,《因为是医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几乎零差评的口碑。不打明星牌,展现医院里最残酷和温情的生活,让观众在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跟随节目的主线开始思考人生,《因为是医生》借助对医生工作与生活的真实记录,让病患对医生多一些理解与宽容,为缓解医患矛盾搭建桥梁。

节目跟踪拍摄来自三所国内顶尖医院的7位青年医生的日常工作,从手术台到值班室,从术前谈话到术后护理,镜头真实跟拍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北大妇产儿童医院三所医院急诊科、妇产科、外科三大科室的工作现场。

节目中病人无法忍受的病痛、家属无助的眼泪、医生为患者的担忧、医患之间微妙的温情等等,都直接与观众周遭的所见所闻所感相链接。节目执行制片人余潇表示,“这些故事,可能你不曾真正地经历过,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一定是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得到的。我们难以用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对待生命,而这也正是大家的痛处。节目正是直击人性最柔软的地方,让病患与观众同哭同笑。”网友“回忆是首诗” 说:“拍得好真实,看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待一切都来不及了再后悔。”

真人秀为人文医疗做荧屏注脚

1、比起参悟生死,肩负信赖与依靠更难

医生原本是什么样?初到节目组安排的集体公寓,吕昂带了一把吉他,而另一位“北京土著”王江山则是一身自行车骑行服,“女汉子”宋依临自黑吐槽起来有如机关炮。他们6男1女,性格迥异,聚在一起除了讨论业务,也会斗嘴说笑,看似与一般“80后”年轻人并无太多不同。

不过,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却已在中国顶尖医院有着数年的住院医师经历,又足够“特殊”。关于生命无常,人间百态,他们早早体悟,工作中,他们必须收起顽皮的一面,成为患者坚实的依靠。节目一开头,王江山在连续抢救40多分钟后,眼睁睁看着生命消逝,还没从无力中缓和过来,又要强打精神,转身照顾病房里的其他患者。“只不过因为是医生,所以必须肩负起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

“目前的医患关系和谐吗?”入住公寓的第一天,主持人、大管家倪萍就把问题抛给了他们,换来的,是沉默。平日里总是露着两颗门牙,笑容最多的董士勇,也无奈地承认,和病人有过的激烈争执次数“绝对在两位数以上”。

“每天面对数百位病号,每一位患者在因为只获得医生几分钟的关注而抱怨的背后,是医生们连厕所都不敢上的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状态。”连续跟拍5个月,余潇和他的拍摄团队有切身体会。这三所全国顶尖医院,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有时候会害怕走过患者云集的走廊,因为他们随时随地会被焦急的患者拉住询问病情,每天都被消耗得精疲力尽。”

所以,节目要做的,就是把医生拉下神坛,医生只是背着你过河的人,顺利过河固然皆大欢喜,可他们也有可能背不动你,甚至可能跟着你一起跌入水中。

2、看病不仅是只问结果的治疗,更是一种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别体验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客观事实无法改变,可是沟通技巧上却大有学问。对青年医生而言,读复杂的专业分析报告不难,难的是对患者问上一句:“上周末女儿可曾来看你?”

是的,一位8年制医学院博士生小管告诉记者,在国内的教学体系中,确实对人文素养缺乏课程安排,掌握的不过几句文明用语。而在海外,有着专门的课程培训,看病不仅是只问结果的治疗,更是一种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别体验。

其实关怀患者,也不只有春风化雨一途,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肺癌老大爷因化疗费用昂贵而意外消失,担心病情恶化,“冷面少侠”李少雷的“痛斥”老两口,教育手术“缺席”的儿子不够体谅父母。“冷酷严厉”的背后,却是古道热肠,他注意到陪伴患者就医的老伴糖尿病日益严重,便在老大爷出院时,写下就医地址塞在大爷手里,一再嘱咐必须陪老伴检查身体。老两口听懂了,操着一口内蒙古方言连声感谢。这下轮到李少雷听不懂了,只能笑着听完再安慰一句:“你的意思我明白。”

3、“有时候,治疗不是最佳选择”

双方的沟通,还只是技巧和态度上的问题,更沉重的,则是关乎生命的两难抉择。

吕昂感慨,来我们科室就医的,只有20%~30%的病患有机会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更多的是目前医疗手段无法解决的。“看到他,就知道没有希望了。”你要怎么面对他,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和他的亲属。

身患绝症的病人家境困难,是选择治疗效果更好,但面临“人财两空”风险的手术;还是选择费用较低的保守治疗,在无法治愈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生命。虽说这个选择最终由病人及其家属来完成,然而亲历其中的医生,怎能不牵动心弦,更无须说他们的解释和建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选择。如何打开这个沉重的话题,把个中利弊解释清楚,既是一种沟通的考验,其实更是医生自己人生的一道道坎,都是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

4、我们总是把疾病孤立地来看,而忽略了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

70多岁的老妇人因为卵巢上的病灶导致雄激素增高长出了“胡须”,不能不面对人们异样眼光的煎熬。詹瑞玺接手这个罕见病例,信心满满地翻阅文献,设计各种排查和手术方案,希望攻克疑难杂症。但老妇人最终选择放弃了手术排查的建议。病人出院后,詹瑞玺找到主治医生诉说没能“破解疑难”的遗憾。老师却点破:“病人求助于医生,有些是为解决身体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则是心理上的。有病对因治疗,没病对症治疗。比起高龄手术多种合并症的风险,病人更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一番话,让詹瑞玺开始反思:“我是把疾病孤立地来看,而忽略了把她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节目中,回到公寓,他与小伙伴的夜聊中又说到这个病例,比起自己无法找到病源的纠结,这一次,他的诉说是希望透过节目把这个病例传递出去,求助于有经验的人,也希望帮到更多人。

这样的反思,最能引发医者的共鸣。有从业数十年的老医生这样描述自己,见习医生眼中每位病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病人,有七情六欲,是家中的一员,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不但看到病人,也看到床边的家属。”医术精进后,日益繁忙责任重大,快速和效率的要求让你一眼见“器官”,只看到“病灶”,已经看不到“人”。再后来,又重新看到“病人”—“不再只是数据、超音波、病理报告的组合,而是一个处于他生活中、生命历程中此时此刻的一个人。

5、“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听来消极,却是现实。节目里,董士勇说,“如今现代医学发达,而实际上真正能治愈的疾病,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就在上半年,他被查出患上甲状腺癌。见惯生命无常,自己在手术的前一晚,一样是彻夜失眠—直到自己成了病人,才能体会那种无助与紧张。

然而,没等完全休养好,他又投入了“长在手术台上”的心外科工作之中,拿起手术刀,为别人的生死而奋斗。这些,手术台上的病人未必知道。不过,生死相托,这份信任,便是前进的动力。

“看病难,难看病”,很多老百姓就医时经常抱怨“医生态度差”,事实上,医生有时候带着情绪大家应该理解,他们也是普通人,每天面对那么多病患,要保持高度的热情也不太现实。有时候大家觉得他们太冷酷,但是如果他们每天都很感性,面对生离死别就要陷入悲伤之中,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才是现实中真正的医学状态。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