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医院暴力不能只是谴责和安慰
2013-10-30
225

近日,全国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令人悲痛和扼腕。对医道的思考,对行凶者的谴责也许只能暂时平息我们心中的不平,然而怎样才能阻止更多暴力事件的发生,维护医生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利益,我们不得不去深思。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几乎都会引起一次呼吁和反思的热潮。优质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医疗保障体系水平依然不高,医患沟通方式欠缺人文关怀,司法救济渠道丧失公信力……这些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当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体制的时候,当没有人要为现实的问题负责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奈地叹息吗?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发生在医院的暴力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那就理应由公安机关予以制止。但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明确界定的公共场所中,并没有包含医疗机构。医院内发生的冲突,只能作为内部治安事件由保安处理。这条规定成为一些地方警方不作为的“护身符”。虽然在近几年,公安部、卫生部多次出台加强医疗场所治安管理的联合通告,并在一些大型医疗机构设置警务室,但医院安全受重视的程度依然不够。

暴力伤医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有的医生暂停了新技术的探索,有的医生开始寻找自保之道,有的医生甚至选择了辞职。在恐惧和怀疑的阴影下,医患关系似乎离信任与支持的正轨越来越远,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医疗体制改革也将更加步履维艰。

极端事件之后,我们需要的不是苍白的谴责和空洞的安慰,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应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更加切实的作为和有力措施,不对暴力姑息纵容。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医疗场所的安宁与平静。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