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改进程的推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医疗体制的改变也逐渐被列上日程。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越来越多医生有了脱离体制自立门户的想法。然而,并非每一个从体制内走出来的医生都能一帆风顺。
已经有医生从体制内走了出来。他们有成功喜悦,也遭受打击、遇到困惑,一步步适应和成长。从这些 “先行者”的背后,我们能看出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他们的经历也折射出了目前医生多点执业落实存在的现实困境、民营医院发展的阻碍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40岁的宋庆轮是成都最大的民营综合医院西区医院放射科主任。去年9月23日,宋庆轮放弃成都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的职位,辞职来到西区医院。虽然已年过中年,但是不安于现状的他毅然决定要“闯”一下。
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虽然宋庆轮发现这里的医生们都很有活力,管理也更灵活,效率更高些。但相对而言,这里少了些严肃、规范和学习的氛围。可能是少了公立医院那种紧张的竞争气氛,很多医生缺乏工作进取精神。宋庆轮到任后很快就着手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鼓励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增强科室凝聚力。但是由于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医生出去进修的机会很少。
在新岗位工作一年多以后,宋庆轮才慢慢找到了“感觉”。在他看来,民营医院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要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因为民营医院从口碑到价格,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只有从提升服务、增加患者的信任,才能慢慢的发展壮大。
其实,工作上的吃力并不是最让宋庆轮寒心的。最让宋庆轮觉得不适应的是学术地位上的变化。“有种被遗忘的感觉。”他坦言,和以前在公立医院相比,信息明显闭塞了很多。被邀请参加的学术会议少了,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自己更无法得知。医学进步很快,需要不断学习和进修。他担心长此以往,很怕赶不上同行的进度。
与宋庆轮一样中年跳出体制的还有身为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44岁的连浩。“这一路走来,激情满满,一直像是在‘追星’。”这是连浩对自己几年来体制外经历的总结。
在经过组建属于自己的民营以后,历经摸爬滚打的他认为民营医院还是要朝着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不过,面对民营医院“两头大、中间小”的人才格局,连浩也有点焦虑和无奈。
人才匮乏始终是民营医院的一个短板,不像公立医院那样有着自己的医学院,能够不断输送和培养人才,民营医院只能到公立医院挖人。但是大医院中青年骨干医生很少愿意过来。因此,民营医院老年专家和年轻医生多,中间年龄段骨干医生少,人才体系不完善,缺乏后劲,这让他感觉工作开展“很吃力”。
很多跳出体制的医生,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体制外打拼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民营医院要走的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政策扶持、自身发展和评价体系都需要整套推进。”民营医院就像是社会的孩子一样,需要全社会慢慢来培养,给予自由发展的土壤,才能促进民营医院成长。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